“好無聊啊,咱明天去看電影吧!”大東給我發信息的時候,我正為導師留下的專業課題忙的焦頭爛額。
“離今年考研應該沒剩多少天了吧?你還不乖乖滾去啃書!而且我最近可忙了,真沒時間。”我一邊在網上吭哧吭哧找著資料,一邊一個字一個字的打下回復。
大東去年考研時報的志愿太高沒考上,今年是二戰。
“哎呀我學習不下去了嘛,你在忙啥啊?看你平時挺閑的啊……”
看到這里,我其實挺無語的。我覺得你第一年已經沒考上了,也懊惱后悔過千次萬次了,為什么還會有時間用來“無聊”?難道今年還想拿不夠努力當借口再考一次嗎?
政治知識點都背過了嗎?英語真題做完了嗎?專業課復習夠N遍了嗎?等你真的努力到睜開眼睛就想睡覺的時候,你就不會還有時間關注明星的八卦了,你就不會吃個飯都要發個朋友圈了,你也就,不會覺得無聊了。
“不去。”最終我只回了這兩個字。一是因為不想給她借口耽誤學習,二是因為,我最近真的挺忙的。
我在忙著變得更好,所以根本沒時間跟你一樣“無聊”。
-1- ?“無聊”的時候,讀讀書吧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最近特別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
之前在文章里提到過的研究生舍友大五,就是一個因“滿腹詩書”而超有氣質的女孩子。跟她講話時,你會情不自禁被她的言談舉止吸引,輕易進入她營造的情境中去。
我前些天剛看完一本介紹“優雅的民國女子”的書,只隨口一提:“除了那些比較有名的張愛玲啦、蕭紅啦、林徽因啦,其他的名字我根本聽都沒聽過,也算長見識了。”
大五拿過我的書翻了翻,卻沒有我想象中的回復“我也沒聽說過哎”,而是嚼著口香糖,神色如常的問了句:“哪個沒聽過?”
我難以置信地指著其中的幾個名字給她看:“這個廬隱、王映霞你都聽說過?還有這個,于鳳至啦、呂碧城啦……”
“廬隱就是那個身世特慘爹不疼娘不愛剛生下孩子就死了啊,王映霞你不知道,她前夫郁達夫你總聽過吧?于鳳至是張學良的前妻啊,挺牛的女人……”說起書籍來的時候,她整個人都在閃閃發光。
相處了一個多月,我驚訝的發現大五真的讀過好多書,而且涉獵特別廣泛。她能從“女權主義”談到流行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再從我們專業各種晦澀難懂的論文說到《圣經》……
她平時去圖書館借的書,都是我根本瞟都沒興趣瞟一眼的,但那些艱澀枯燥的內容,久遠泛黃的紙張,她能看的津津有味。
講真,有這么一個學富五車的室友挺有壓力的,但更多的是想變的跟她一樣優秀的動力!看到差距,才會想辦法彌補差距,不是么?
在簡書上經常有人推薦書單,每次看到都會有沖動立刻拜讀一番。同時我也發現,很多寫文章很厲害的大神,他們看過的書從古至今,從本土到國外,每一本,幾乎都是不可不讀的精華。而正因為有足夠的吸收和積淀,寫出來的東西才更有深度,更打動人心。
書單推送太快,我就收藏起來留著慢慢看。我認為讀書是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的活動,而不是與別人攀比的負擔。兩三天一本書的節奏,我覺得自己無比充實。
比如最近在看某作者推薦莫言的《生死疲勞》,確實如該作者所說,沒想到小說竟然還可以這樣寫,著實令人受教。
這是我宿舍的書架,立起來的書還沒有看過,倒下去的則已經拜讀完畢,而這個書架,大概每兩個星期就會更新一遍。
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帶一摞書去圖書館還,同時借好幾本新的回來看。走進借閱室的時候,書籍像森林般將你包圍,整個人都變得無比的興奮。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雅,是認識世界最為直接的途徑。因為還有好多書想讀,有好多故事想看,有好多寫作模式想了解,所以根本沒時間無聊。
-2- ?與其花時間“無聊”,不如把時間用在摘抄積累上。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個人覺得,只讀書不做筆記,這本書的營養往往會流失大半。而當你一筆一筆認真謄寫、記錄下來的時候,偶爾翻閱,就能瞬間重溫當時那些文字帶給你的感動。
這個習慣是從高中語文老師強制要求寫“摘抄”時養成的,雖然斷斷續續,到如今也算堅持了許多年。最近的一本摘抄,則要感謝之前文章提起過畫畫超棒的谷姑娘,送我超實用的畢業禮物。
她知道我喜歡寫東西,便送了我一個包裝精致的活頁筆記本。除了漂亮的封面讓人恨不得馬上將它寫滿,更方便的就是可以隨時拆卸、調換頁數,用完之后買新紙張插入進去。
我永遠記得她送給我時說的那句話:“只要你想寫,就可以永遠寫下去。”
于是我把這個本子,連同這份真心一起帶到了宿舍里。開學一個月以來,已經寫了大半本。內容除了平時所借書上的好句好段,意象優美情感真摯的詩歌,還有各種地方搜羅的打動人心的文字。
每次翻閱,當時讀那本書、那篇文章時的感受便會迅速在腦海中清晰起來,仿佛一個瘦骨嶙峋的身體瞬間血肉豐滿起來,那感覺超級棒。
每天抽出特定時間摘抄已經成為了一種值得堅持的好習慣,特意寫的很漂亮,也變相的練了字。每次攤開本子,看到動人的內容,娟秀的字跡,心就會一瞬間平靜下來。想用筆尖留住一切美好,所以與其花時間無聊,我寧愿靜靜寫一會兒摘抄。
-3- ?我連寫作的時間都要靠擠,哪還有功夫“無聊”
無論讀書還是摘抄,都是知識輸入的過程,而寫作,則是輸出的過程了。
之前大概有33天的時間,我在簡書上寫完了人生中第一部連載小說。除了開始幾章是原來寫好的,后面都是日更,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最多時一篇可達3000+的字數,粗稿+修改+語言,每天至少花費兩個小時。
而這一次寫連載,讓我看到了從未看到過的自己。如果不是有動力逼著自己去做,向來懶惰的我不可能堅持到現在。如果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去設計情節,也不曾想象自己會如此腦洞大開。
連載小說寫手們大概都了解,我們的付出和回報往往形不成正比。明明耗盡心血苦心孤詣的文,瀏覽、喜歡的讀者卻是寥寥無幾。盡管次次被推上首頁,卻總是無人問津。
加入了連載微信群,里面作者們會抱怨“我的文看的人好少啊,都要堅持不下去了”,可他們同樣會為了被推薦上首頁,又多了一個讀者喜歡而欣喜不已。彼此加油打氣,互提建議,這種溫暖,讓我們都在默默堅持著。自己挖的坑,哭著也要填完。
雖然每次第一個給自己點贊的人通常是自己,雖然編輯大大們人超好會給你鼓勵性的點贊和打賞,但我確實幸運的收獲了一批特別堅貞的讀者們。沒有他們,我可能不會如此順利寫到最后,因為放棄太容易,而堅持卻很難。
每次看到留言說“好看!”“加油!”“坐等更新!”時,就會像打了雞血一般亢奮,而后滿血復活。30多天的堅持等待不容易,30多天的堅持更新不容易,但我們都做到了。因為一份“你若不離,我必不棄”的承諾,我們都做到了。
除了連載,還時常會有短篇發表,一天最多時可能用手機打過10000+的字數。因為在宿舍怕打擾別人,不敢用語音打字,所以每次用手打完,整個手掌都是麻木僵硬的。但好的是,我打字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參加了“接龍客棧”征文,認識了同組特別可愛的小伙伴們。整天討論劇情如何寫,想象下一個接文的人會怎樣腦洞大開,真的特別有意思,特別歡樂。
我覺得這樣特別好,寫作本就該是獲得歡樂、尋求慰藉的工具。最開始特別注重喜歡數和粉絲數,現在卻變的特別注重寫文的總字數。截止目前僅發表了的,我已經寫了19W,比起大神來這算不了什么,但至少證明了我一直在路上。
因為想變的更好,每天凌晨1點前我幾乎沒有睡過覺;因為還有好多事情想做,只能拼命擠時間達到心中的目標。這個過程很辛苦很累,但更快樂、更知足。每天都過的如此充實,還怎么會有時間去“無聊”?
-4- ?無聊的時候,隨便畫點兒什么吧
畫畫這件事對我來說簡直是花樣作死,自從借了一本人物素描的書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遇到沒課的下午,就擺上家伙認真的畫一幅素描,雖然一如既往的丑,但好歹有了神韻,比最開始強點兒。
也不知道當初湊什么熱鬧買了本上色的秘密花園,買了也不能放著浪費,便一邊戴著耳機聽音樂一邊用彩筆在上面涂涂涂,感受彩鉛在畫紙上沙沙作響時,看到留白的畫面被五顏六色一點點填滿時,心中就會特別平靜。
跟讀書一樣,畫畫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放空的,特別的輕松和閑適。我想那時候的我,一定認真的特別迷人。如果無聊,就來隨便畫點兒什么吧,哪怕只是用畫筆隨意勾勒,也是一幅抽象派大作。
-5- ?“無聊”的時候,就是學習新東西最好的時候
學韓語的念頭早就有,不過最近才開始行動。因為男神李鐘碩和愛了將近7年的Running Man,所以越來越想要了解這門語言。不為考什么證書,就算是為以后出國有話可說,也堅定了學習的決心。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真的很難堅持下去。尤其看到那些復雜的音,很容易打退堂鼓。但當你堅持硬著頭皮學下去,就會發現韓語跟中文真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經過近一個月的堅持,至今我已經會讀了。
雖然語法什么的,還需要繼習。有一份動力堅持下去,也已經很了不起了不是么?至少現在我去商場看到韓國標簽和飯店牌匾,已經能讀個大概,這讓我內心雀躍不已。
覺得小有所成的時候一激動把微信備注全改成了韓語,然后……我花了好多時間去翻對方朋友圈確認Ta是誰,果然no zuo no die,學習還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的好!
無聊的時候,去學點兒新東西吧,你會驚訝于自己的改變,并興奮于自己又多懂了點兒知識的進步。當你每天有很多事想做,你只會埋怨時間不夠用,怎么可能還會無聊?
因為想要變的更好,所以沒時間無聊。
因為向往詩和遠方,所以累并快樂著。
沒有什么理由可以讓我放棄努力,所以越來越喜歡自己現在的模樣。
希望你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