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學小聚,玲玲遇到了路安。
算是不期而遇,玲玲內向,第一次參加同學聚會,路安也是第一次。
看到路安第一眼,玲玲著實驚訝,那個曾經纖細柔弱的豆芽菜少年,經過時間的打磨,竟然出落成了如此俊秀倜儻的模樣。
算起來,自初中畢業至今,與路安之間隔著近十年的空白。但青春年少時的那些微妙時光,一直藏在心的角落,猝不及防,便爭相涌出。
初中一年級,玲玲與路安是近鄰,不是同桌,兩人中間隔著細細的走廊。路安與玲玲身形都偏瘦小,位置在教室最前排。教室不大,走廊留的特別窄,稍微胖點的老師走過去都要卡著哪個同學的桌子,而這樣的距離,恰好兩人的腦袋各向對方移20厘米便可放肆耳語。
少男少女時代,氛圍總是獨特的。正課時壓抑靜默,自習課卻是止不住的喧囂,角落里不安分的聲聲笑,是少年肆意淋漓的酣暢。
路安與玲玲都是習慣安靜的孩子,即便自習課,也很少開口。少年時代,青春年少,故事卻不少。那時班內有講不完的事,到處是懵懂躁動的氣息,很多時候,面對那些流轉的曖昧的即將發生的或正在上演的生活秀,玲玲與路安總是相視一笑,就是那樣默契,同時回頭,輕輕一笑,不說話,不參與,極少開口。
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很久,直至后來有相交不錯又細心的同學打趣,你們不是在戀愛吧。玲玲紅了臉,當時戀愛是禁忌的詞,甚至于談到都覺羞澀,而他們都是家長教師眼中的好孩子,優秀生。年少的心因彷徨找不到出路而心生芥蒂,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可能是恐懼,也可能是愧疚,玲玲逐漸拒絕與路安耳語,路安拿詢問的眼光看過玲玲幾次,在玲玲的冷漠中,終于敗下陣了。后來,例行換位置,兩人座位遠了,漸漸生疏。再后來,例行分班,竟再也未分到一個班。再后來,他們都長大了。
關于路安,玲玲并不是經常想起,但想到的時候總覺惆悵,如果與路安順水而下,再加緣分作祟,會走到戀人那一步嗎?年少時的感情,怎么做的準。現實是,兩人從熟悉到陌生,緣分從未光顧。
確實是陌生,十年蒼茫。再見,已是伊人。他們早有了各自的生活。
聚會那天,玲玲與路安恰好相對而坐,玲玲去的稍晚,落座,目光對上路安,彼此驚訝。與記憶中的少年相比,他竟跟換了個人一般,是大號的路安,卻是像裹了少年的衣裳。與所有的同學聚會一樣,大家侃天扯地聊往事,互相打趣那些曾經做過的現在看來幼稚的行徑。然后恣無忌憚的嘻哈一通,沒想到兩人仍是少言,而玲玲能感覺到,對面有目光不時滑過,是好奇的打量,大約是驚訝曾經的丑小鴨會出落成現在模樣吧。他該想不到,玲玲有同樣的想法:曾經的豆芽菜少年,竟然長成了這么帥氣的男生。
整個席間,玲玲一直被一股莫名的慶幸作擾,我們竟是看到了對方最美的模樣。
于是,那段少年的會心一笑愈加珍貴。如同一張名貴的古畫,經歷了時光,卻是愈加美好。
這樣的路安,竟然讓玲玲瞬間放下心事。當我們長大,當我們開始肆無忌憚的玩笑,面不改色的嘲弄,我們沒有玩笑般提起往事,沒有嘲笑當時的幼稚。謝謝路安,沒有提起,哪怕是他已經忘記。還有,謝謝你,出落的如此美麗。
沒有關心對方是否有良人作伴,只是淡淡的,兩人相視一笑,給記憶畫上句號。
少女的心事總有托付,托付給這樣的你,真好。
后來呢,沒有后來,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
沒有悵惘,沒有唏噓,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結局。
這樣的結束,回憶里也有奪目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