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綱
001 To do list+固定微習慣
002 20190907日程
003學習筆記
004劉潤商學院基礎-宏觀經濟學04 泡沫經濟:用20年的積蓄,買幾朵郁金香
005《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001 To do list+固定微習慣
To do list(按編號順序完成)
①復盤8月
?②學數三
【13個固定微習慣完成12 /13】
飲食
?1.每天一個蘋果/一個香蕉。(10min)
健康
?2.每天泡腳噴藥。(40min)
?3.每天吃治慢性咽炎的藥,一日三次。完成1次(5min)
保養品(5min)
?4.每天吃葡萄籽。(2.5min)
?5.每天喝膠原蛋白。(2.5min)
?6.每天吃維生素片
護膚保養
?7.每天涂睫毛增長液。
?8.每天敷唇膜。
閱讀
?9.每天聽書有書共讀一本。(30min)
?10.劉潤商學院聽一節課。(10min)
?11.每天看書。(1h)
運動
?12.每天跑步。(1h)
睡眠
?13.每天不遲于12點睡覺。
002 20190907日程
事件
9:15-10:27起床+洗漱+喝膠原蛋白+吃蘋果+睫毛增長液+喂貓+聽課《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25min+聽劉潤商學院10min+幫父親下載app(1h12min)
10:27-11:57聽高數+復習高中數學知識10min+玩手機(1h30min)
11:57-13:10集贊,為了kindle,雖然我買的起,就是舍不得買,不知道為啥,既然當禮物了,那就努力下吧
13:10-14:01吃飯+休息
14:01-14:15趕路去圖書館(15min)
14:15-18:52重復雙倍速、復習高數1.1-1.4四節課3h57min+中間累積休息40min(4h37min)
18:52-19:30吃飯+休息
19:30-20:00刷科四(30min)
20:00-20:30小睡(30min)
20:30-21:55刷科四(1h25min)
21:55-22:30hospital處理事情
22:30-23:30回家+泡腳+洗漱+睫毛增長液+膠原蛋白+聽書余華《活著》25min
反思
有效學習時間:7h02min
①今天把高數的課又聽了一遍,所有題目自己做了一遍,感覺這個思路比之前兩天好多了。
當我想聽第5節的時候,感覺已經接受不了了。
②周一也就是后天考科四,把科四題目刷2遍。今天刷了250道題目左右,花了大約2小時。也就是一小時125道題,總共1240道題,刷了287題,還剩953,也就是說刷一遍還需要7小時,刷兩遍起碼10小時。明天重點是刷科四題目。刷完一遍科四所有題目、再看高數。
③雖然比昨天學習時間多了1小時多,但是還是有很多時間沒有充分利用起來。
④關于集贊抽獎這件事情,應該分批小額抽獎(比如給10個人發8.8元紅包)、比一次性一個人給予大抽獎(給1個人發66元紅包)的效果要好很多。
其次,我發現,沒有必要一定得抽獎,意義不大。很多人點贊不是為了抽獎,就是純粹的關系。中獎人都不知道這有抽獎活動。也因為畢竟自己不是微商,不是賣東西、不靠朋友圈賺錢、需要去博取關注。
但是還是很感謝大家的支持。
行動
刷科四
早睡早起
做教案
003學習筆記
004劉潤商學院基礎-宏觀經濟學04 泡沫經濟:用20年的積蓄,買幾朵郁金香
泡沫經濟(自發性龐氏騙局):虛擬經濟過度增長,最終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形成的虛假繁榮現象,最終,泡沫潰滅,導致社會震蕩,甚至經濟崩潰。
泡沫經濟的三個階段:
1、泡沫的形成階段。當虛擬經濟微胖的時候,主流經濟學家認為這不是壞事。民眾對未來發展有正向預期,會刺激實體經濟發展,最終追上來填實泡沫。
2、泡沫的膨脹階段。雖然此時資產價格已經嚴重超出其價值,但因為“群體想象”已經形成,而不斷有人賺到錢,又繼續強化這種“群體想象”,泡沫就越來越大。就算有人意識到了風險,也可能經不起誘惑,試圖從泡沫中獲益,成為推動膨脹的合謀。
3、泡沫的潰滅階段。最后能接盤的人、資本始終是有限的。交易開始趨緩,價格開始停滯的時候,泡沫最終就會破滅。資產價格回歸理性,大量的人破產。中間離場的人,賺的錢,都是來自沒來得及抽身的人。
這種基于“群體想象”的泡沫形成機制,非常像一種經典的金融騙局:龐氏騙局。只不過,龐氏騙局背后,是有人用盡心計,構建故事,讓大家對無價值的資產產生“群體想象”。而在泡沫經濟中,這種“群體想象”是自發的,所以,泡沫經濟,又被人稱為。
為什么要講這個話題?
學習商業邏輯,可以使人理性。但我們也要對人性,心存敬畏。進入商業世界,就算獲得再大成功,我們都要時時提醒自己,什么是可持續增長,什么是泡沫經濟,要時時問自己:我會不會就是那個,用20年的收入,買郁金香的人。
005《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我的感想】
人的一生很短暫,追求自己的目標,才會讓人生變的有意義。充滿愛,會讓人變得溫暖與幸福。選擇正能量,畢竟負能量一天也是過。開心點。
——· 關于本書 ·——
這本書據說是一本有關哲學的書,因為它討論的是生與死的問題;又可能是一本心理學的書,對于人物內在心理的描寫非常細致入微,對于歐維性格的形成,他的人際互動模式抽絲剝繭,逐漸清晰起來;還是一本治愈系的書,書中的人物用著他們自己的方式活著,彼此溫暖。當然,這更是一本暖心的小說,以歐維準備去死為主線,設計了多個準備去死的場景,故事看似平淡,卻又暗藏著波折。這部小說后來被搬上了銀幕,并被提名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關于作者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瑞典著名80后博主、暢銷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處女作,該書被稱為奇跡之書,歐美讀者幾乎人手一本,并且已被翻譯成44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730萬冊。這本書出版后連續74周雄霸《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對于一個新銳作者,的確是一個奇跡。
——· 本書金句 ·——
1.有人說最優秀的人是從錯誤中重生的,他們后來通常比那些從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更優秀。
2.要是找不到話說,提問是最好的形式。要是有什么方法能讓人放下敵意,那就是給他們機會自夸一下。
3.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他在為什么奮斗。
4.如果兩個人不分擔這份悲傷,就會被這悲傷分開。
5.你在生命中走過的每一條道路最終都會“帶領你到注定的歸宿”。
6.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那么一刻決定他們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是不是愿意讓別人騎在頭上。你不了解那個故事,就不了解那個人。
7.“現在你得加倍愛我”。歐維對她撒了謊,說他會的。盡管他心里很清楚,他已經不可能比現在更愛她了。
——· 核心內容 ·——
一、當被社會淘汰時,我們其實需要去看看,還擁有什么?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會被社會所淘汰?你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地在一家公司工作,忽然有一天,他們不需要你了,曾經把那兒當作自己的家,而現在回報你的卻是冷酷無情。你可能就會遭遇到那個叫歐維的男人一樣的悲哀,生活一下沒有了方向,你也會在生命的洪流中迷失。
59歲的歐維,在一個周二的午后,不用再去上班了。昨天他們解釋說,勞動力過剩,他們要逐步把老一代都淘汰掉。一個三分之一世紀都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一輩子從來沒有請一天病假,盡職盡責,現在他們輕松的一句話,他就得離開了,還假惺惺地說,因為怕打擾了他清靜的周末,所以決定在周一把這個消息通知了他。
歐維被社會所淘汰,他真的成了無用之人嗎?看看在他的成長中擁有了什么,我們或許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他是如何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如何感受到被需要,最終在溫暖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被溫暖。
二、愛一個人,究竟是愛他什么?
生命中有許多的過客,有些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痕跡,有些人卻為我們的生命增添了光彩,遇到她之前,我感覺自己白活了,遇見她之后,我發現了更好的自己,我想,這就是愛了。
愛可以創造奇跡。正如歐維在某一個早晨的偶遇,改變了他的一生,為他灰暗的生命底色增添了一抺亮色。
歐維與索雅之間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也沒有驚濤駭浪般的激情,只是因為一次戲劇性的偶遇,成就了一段姻緣。
歐維與索雅的愛情故事平淡如水,但卻深沉厚重,就如平靜的大海下面蘊含著無盡的能量,為他們的生活注入新的元素,與她在一起,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只是擔心時光太快,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太短。
愛,其實好簡單。如果我們在愛之前下了太多的定語,增添了許多的附加條件,我們就很難去愛一個人,也拒絕了他人的愛。愛一個人,就是愛她所愛。
三、不管忙著生存還是死亡,都必須繼續走下去。
人生總是充滿了意外。
歐維與索雅坐著長途大巴去西班牙旅行,回程的大巴車撞向了護欄,出了嚴重的車禍。他們被送去了醫院,索雅傷得很重很重,接下來的一周,他就像在地獄中徘徊,而她則在跟死神抗爭,他守著她一刻也不愿離開,雖然醫生讓他做好她永遠不會蘇醒的準備。
索雅她不會死的,她怎么可能丟下我?或許感動了上蒼,第十天索雅醒了過來,她把手交到了他的手上,緊緊地握著他的手,溫暖而有力。
歐維告訴她發生了什么,還有那個不曾來臨的孩子。她撕心殘裂肺的哭喊把歐維的心都撕扯碎了,他只能抱著她,一如她父親去世的那個早上,給她溫暖,給她愛。
歐維和索雅似乎被黑暗所吞噬,他們陷入一種徹底的無助中,生活一下失去了方向。如果這么輕易地被打倒,那就不是索雅了。
她開始了康復訓練,可以借助輪椅自由行動了。出院后,她沒有呆在家里休養,直接回到了師范學院,第二年春季還參加了畢業考試,順利地畢了業。她開始張羅著去找一份工作,作為唯一的一位求職者,她被那個聲名狼藉的學校錄取了,給少年犯上課。
索雅說,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他在為什么奮斗。索雅為了心底的那份美好而奮斗,歐維就為了他的索雅而奮斗。
四、我們的時間并不多,面對死亡,唯一可以做的可能是有尊嚴的活著。
對于時間,所有人都太樂觀。我們相信總能騰出時間來與他人一起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然后突然有一天,發生了什么意外,我們就只好站到在那兒,腦??偸潜P旋著一個詞:如果。
生活有時候總是跟我們開玩笑。當歐維與索雅兩個人逐漸接受了孩子沒有了的事實,也開始適應索雅下肢癱瘓后的生活,開始安于現狀,享受生活的恬靜之美時,索雅被診斷出得了癌癥。
第四年,索雅死了,她帶著一千多個孩子的尊重,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無比眷戀,帶著對歐維的愛走了。
所以,歐維想到了死,他想去找索雅,因為他知道,她需要他。
回顧歐維的一生,你想過要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嗎?在這個薄情的世界,深情的活著,因為生活給了我們很多很多,享受生命的厚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