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黎汪洋
中醫中時常用很多玄妙的詞語描述概念,比如“氣”。那么什么是“氣”?中醫里的“氣”到底是什么?現在我們經常說的能量與磁場對人的影響到底是什么?
接觸中醫理論,很多概念在現在人的視角來看是玄之又玄,很難理解。說到中醫,就不得不說氣、血、陰陽五行。這些在周易里時常出現的詞匯,在中醫理論當中也時常遇到。
比如木、火、土、金、水。對應心、肝、脾、肺、腎。而氣在中醫養生里占有主要地位。那么氣到底是什么?是空氣嗎?氣對于人體非常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氣呢?
人有三寶:精、氣、神。這三個元素是人生命的本體,是生命延續的根基。精氣神如同量子力學的波利二項性一樣,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事物。它們看不見卻,客觀存在。是人生命的客觀指標。
通俗的去解釋氣,那就只能說,氣是人們維持生命運行的前提。氣指導人體的呼吸、血液、五臟六腑、七經八脈的運行。氣在人體里運行,把我們吃的食物通過五臟六腑的消化吸收。
中醫認為,人體健康是講究陰陽平衡。情緒對人身心健康有很關鍵的作用。日本江本博士的水結晶實驗有效的說明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人體大部分是血液。血液就是液體。江本博士給水聽不同旋律的音樂,水結冰的分子切片形狀不一樣。由此證明聲音會影響人的情緒,生活中的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信息。特別是當下這個微信,短視頻發達的當下。人們每時每刻都會被信息影響情緒。而情緒波動是導致一系列心里問題的根源。因此在如今個時代,學會屏蔽消息保持內心的恬淡虛無對身心健康很有必要。
正念一詞在如今的修行圈很流行,念力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念力就是心理學的潛意識。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磁場。心理學有一個吸引力法則。當一個人在想得到什么目的的時候,他的生活就會出現與之對應的人與事。這個法則非常神奇。這就是念力帶來的磁場,這個磁場能夠感召與之匹配的資源。因此想獲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須去培養好自己的能量場。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能量場?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是保持心里干凈,不起雜念。其次是社交圈子干凈。生活里大部分的精神內耗來自自己的社交圈。那些無聊的飯局、酒局、打牌、與人財務的糾紛都是人們精神內耗的根源。因此及時的從一個地方抽身。不要糾結無意義的人與事是保護個人能量場的核心。
情緒內耗對一個人的傷害非常大,一旦陷入其中就會消耗人的元氣。太重感情的人會受到傷害。到了一定年紀,經歷了一些事情的人都明白,適當對人與事薄情寡義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外部環境對自己情緒的干擾。
古代的高僧大德都喜歡去偏僻的地方修行,其目的就是避免受到干擾。今天的我們已經被手機奴化了,尤其是短視頻已于算法經操控了大多數人。哪怕一個人在家,只要有手機與網絡,人們的內心就是一個喧嘩與躁動。
畢飛宇在一次節目里說,自己有很長時間不用手機。他認為手機束縛了人的思想與情緒只要拿著手機,就會看微信信息與短視頻,時間在拿著手機的時候不知不覺地沒有了。最后留給自己只有空虛。相反,看一本書聽音樂、看紀錄片反倒讓人們充實。
想要提高自己的氣預能量場就要多接觸正能量的事物,敢于斷、舍、離,你會收獲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