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玩一個叫“夢想小鎮”的游戲,一下子就著迷進去了,愛不釋手。
這個游戲就是從零開始,模擬建設運營你自己的一個鎮子。
從最初的種植麥子開啟農耕畜牧業經濟,到麥子成熟后換硬幣,買工廠,加工面包食物開啟制造加工業。
品類也是多種多樣,還包括種植棉花。棉花收割后買工廠織布,再買更現代化的工廠制造衣服;
還有養奶牛、綿羊、雞,搜集羊毛、牛奶、雞蛋,再通過購買各種對應的加工工廠生產更高級復雜的產品。
更高級的是,隨著資金的積累,還需要開墾荒地、建設房屋,引進人才,開通火車、機場等貿易運輸,建設大市場、擴建倉庫,運作市場經濟。
當然,以上所有種種的動作,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從種麥子2分鐘成熟,到火車運輸交易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建設市場十幾個小時不等,各種活動對應的時間長短不一,與實際生活確實有一定模擬效果。
現實社會中,倉庫中貨品都有保質期,運輸道路的布線等等、等等,更為復雜多變、難以控制。
就一款模擬游戲來說,感覺挺不錯的。逼真、又不斷有豐富多樣、出乎意料的互動趣味,讓人玩得非常開心,難以撒手。
每當打開游戲,四個字”夢想小鎮“鋪面而來,隨即映入眼簾的是自己靜心打造的田園小鎮風光,感覺新鮮、興奮、幸福、期待。
真的是玩多久都不會累!!
自己時不時就手癢、心癢,按耐不住想點開看看。
生怕自己錯過了什么、浪費了什么。
不斷地分析和研究如何讓小鎮的農耕、畜牧、制造、市場經濟發展的又快又好。
自己活脫脫變身成一個勤奮上進的”小鎮長“。
沉浸在虛擬游戲的快速響應的成就感,讓人忘卻了在現實生活中的失意、無奈、困頓和迷茫。
看著自己“親手”打造的夢想小鎮,一天天變化壯大,好像自己真的在一步步接近“夢想”。
為什么一款虛擬小鎮的游戲,會讓人如此投入、開心和享受?
而現實小鎮中的我們,卻常常時而感到艱難、痛苦、生無可戀??
同樣是人生,為什么在虛擬的微縮世界里,我們能饒有耐心的建設家園,欣欣向榮、樂在其中?
而現實生活中卻時常心煩氣躁、破罐破摔,感覺暗淡無光、了無生趣?
整理了幾點感受:
1、意義價值感缺失讓人失去動力、耐心和樂趣。
當我們失去或不明確自己所追求的藍圖時,我們就不知道自己現在做的事有什么意義和價值?
或者說潛意識里不認可其意義和價值,又或者說不能量化其精確的價值,讓人失去了對做這件事的動力、耐心和期待。
失去了意義和價值感,盲目地去做一件事,讓自己內心非常的困惑,自然感受不到快樂和對結果的期待,更多的是被迫引發的疲憊、黑暗。
2、缺乏遠見讓人看不到、更去不到夢想的小鎮。
游戲里,可以很明確地察覺出整個小鎮的生態、人文、經濟等整個運營循環系統,讓你可以很理性的規劃、布局,并配置你的資金、人力及資源。
而現實生活中,更多的項目其實是積年累月才能看到效果,甚至是看不到現實可見的效果,深藏在你整個人生的支持系統之下,暗流涌動。
譬如健康地作息、飲食,體育鍛煉一年半載或許能有所感受,但真正地成效或許在中年、老年之后,你能明確的感受到這價值,這系統運作的必要性嗎?
譬如一項技能,一門手藝,未經過十年寒窗積累,到真正需要你上場一展才華時,你又怎么可能抓得住出現的機會。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現實中很多方面的修煉,又何止千日能夠?
既是游戲,也是生活;既是生活,也是游戲。
我也想要個夢想小鎮,就在我生活的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