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經常在網上看到這種段子: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回到n年前,你會跟自己說什么?
排名靠前的回答大約是:
砸鍋賣鐵買房子、
買特斯拉的股票而不是車、
少打游戲多看書、
不要辜負那個女孩
……
可惜時光不會倒流,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之所以出現(xiàn)上述問題,就在于缺乏長期思維,不會用長期主義思想去對待問題,去處理問題。
很多時候與提升或有助積累自身價值的事情擦肩而過。
為什么普通人很難堅持長期主義呢?
因為他們會告訴你,沒辦法我要生存,所以我得急于變現(xiàn)。
沒辦法,我要生存,所以我不敢破圈,我必須繼續(xù)內卷,
沒辦法,我沒有方法。
可是你告訴他方法,他又遲遲不行動,行動了呢,遇到一點點兒的問題,他就非常容易中途放棄。
俞敏洪則不同。
講述他早年的兩段經歷:
第一段是他17歲那年,連續(xù)兩次高考失敗。
當時同村的另一個人也考了兩年,同樣遺憾落榜。
當時俞洪敏去找這個人,詢問對方是否還想再考一次。
對方自認失敗,選擇在家種田,結果一輩子都沒能走出農村。
俞敏洪拼命學習,最終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
第二段是他在北大時,學習成績差,畢業(yè)時只考了全班倒數第五名。
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都去了報社、外交部等就職,薪資豐厚、前途無量。
他卻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甚至一度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幸好北大在招英語老師,才得以留校任教。
起初,他內心十分郁悶及自卑,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
但他身上有股韌勁,沒有因為眼前的打擊而一蹶不振。
他日復一日地耐著性子打磨自己,持續(xù)精進教學水平。
最終,他在北大站穩(wěn)腳跟,后又當上培訓班老師,創(chuàng)立新東方。
名聲、財富和外界的贊賞,如潮水般不斷襲來。
那些曾經領先于他的同學,大多籍籍無名,被他遠遠地甩在身后。
沒有俞敏洪當時的長期堅持,他就不會上北大,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新東方。
當你把目光放長遠,俯瞰漫漫人生路,就會發(fā)現(xiàn)某個階段的得失,不過是過眼云煙。
02
張磊在《價值》中描述:
“長期主義——把時間和信念投入能夠長期產生價值的事情中,盡力學習最有效率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標準,遵循第一性原理,永遠探求真理。”
長期主義,它是由前世界首富貝索斯所提出來的,在亞馬遜創(chuàng)立初期的時候,G價低迷連續(xù)虧損,其實投資人都已經不看好這個公司了,后來,亞馬遜成功了,貝索斯也成為了世界首富。
大家都在傳播他的長期主義。
所以,到底什么是長期主義呢?
長期主義就是在你保持戰(zhàn)略耐性的前提下,用時間的復利去做難而正確的事。
耐性體現(xiàn)在做一件的耐心上,戰(zhàn)略耐性體現(xiàn)在,在當下做布局或選擇時更面向未來。
時間系統(tǒng)要求你有面向未來的耐心,它意味著,你心無旁騖,相信價值,不焦慮,不急躁,不與人比較,你有自己的節(jié)奏,愿意投入精力,做自己驕傲的事情。
相信時間的力量,真正的成長需要長期付出。
復利思維,也就是長期積累有價值的事情,并且不斷迭代。
難而正確的事,比如說學習、讀書、寫作、成長等等。
03
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
從事任何工作和事業(yè),只要著眼于長遠,躬耕于價值,就一定能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迎接挑戰(zhàn)的端緒。
這是一條越走越坦然寧靜的道路。
奈飛在轉型期的時候G價暴跌,他的創(chuàng)始人也被評為史上最爛的CEO,后來奈飛成功了,成為美股最有價值的公司,大家都說他的創(chuàng)始人是長期主義。
還記得楊元慶和馬斯克的對話嗎?
楊元慶幾乎用一種嘲笑的口吻問馬斯克:“你特斯拉的銷量跟我們聯(lián)想比,怎么樣呢?”
今天馬斯克成了世界首富。
大家都說他目光長遠,他是一個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的本質,就是長時間為了干一件事,聚焦的能力,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放棄娛樂生活,放棄無效社交,放棄無意義的消費,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獨。
他是一種自控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04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很濕的雪和很長的路。”
如何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
培養(yǎng)長期思維的重點:
第一:清晰的認知
首先你得認識兩點:
1、知道你的目標是無法一蹴而就的。
你能做到不再“著急”避免“焦慮”,因此也就避免了因情緒起伏而帶來的時間浪費和注意力流失
2、知道你的目標終究能夠被達成。
做到堅定地前行,保持持之以恒的決心和勇氣。
把精力放在該做的事情上,不要被分散,找準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走彎路。
第二:堅定的信念
你要非常相信你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同時相信它的實現(xiàn)需要你足夠長時間的努力。
相信相信的力量,并且借助這種力量。
第三:根據信念制定原則
比如,對個人投資而言,當你確定要開始做金錢上的長期投資時,就得先做很多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去制定原則。
總之,原則不是隨便拍腦袋決定的,而是在認真研究與不斷地嘗試下最終確立的。
第四:根據原則嚴格執(zhí)行
執(zhí)行應該說最重要的一步。
比如說,當周圍人都在買房買車,買第二套房、換第二輛車的時候,你還能堅守自己指定的“自我成長”原則,每年將很多時間和金錢放在自我成長上,堅定的成長與學習長達五年之久嗎?
相信90%的人都在搖頭。
只有經歷了“執(zhí)行”這一步,你才可能真正化繭成蝶。
第五:不斷迭代優(yōu)化
這是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之后所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不能原地踏步,需要不斷改進你的方式和方法。
05
《道德經》中記載:“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不羨慕別人短期的成就,不嫉妒別人短期的的收入,找到一個更長的賽道,和時間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