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前,望著遠處山頂上的星辰,不知不覺中又吟誦起“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的千古名句。
人類干百年來有無數聚會,但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記載的寥寥無幾。滕王閣上,四美具,二難并的千古盛會絕對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流光溢彩的一筆。在人類文明長河中,如果非要找出一個能與它相提并論的盛會,我想應該是西方的最后的晚餐。這是一個關于背叛和犧牲,關于死亡與救贖的聚會。一種與中華聚會完全不同的聚會。而滕王閣的聚會,是一種集體人格和民族命運的傳承,是這片古老而鮮活的土地上希望和信念生生不息的呼喊開出的最美而永不磨滅的花朵。繼往開來,源遠流長,從來沒有消失過,從此也不會減弱一絲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