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或許今天是應該痛痛快快寫一篇影評的,但是原聲版看得還是有點兒累。很多時候顧著追字幕,少了一些沉淀和品味的時間。
劇中母親娜吉瑪一面忍受家暴,一面全力關照兒女的成長。一面是逆來順受忍辱偷生,一面是陽光燦爛愛女情深。她身上巨大的反差,讓人對這個人物既心生喜歡又怒其不爭。
她敢趁丈夫熟睡時從他的錢包里偷錢為六歲的女兒尹希婭買吉他,只為培植女兒的夢想;她敢背著丈夫賣掉自己唯一的一條項鏈給女兒購置電腦,只為滿足女兒成為明星的愿望;她忍受著丈夫的處處壓制,卻盡己所能地給女兒創造自由空間;當女兒一遍一遍勸她離開爸爸爭取新生活的時候,她總是神情黯然不知所措。
她沒有想過要沖破現在的生活,她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爭取自由和尊嚴,她把家暴理解為是對方的壞脾氣,盡管她那么盼望那個男人可以去遠處工作,一去十一個月。
沒有愛的婚姻,竟讓她習以為常。
她對他的依賴僅僅是他可以給這個家掙來錢,因著這些讓生活可以順利周轉的錢,她甚至習慣了忍受。所以,當女兒尹希婭拿著離婚協議讓她過目的時候,她第一次對女兒動了怒。她不想離婚,她壓根兒沒想過離開那個男人。
直到一家人被那個男人脅迫著搬家去那個尹希婭并不想去的地方。為了不必付多余行李的運費,他命令尹希婭丟掉自己的吉他。
尹希婭忍痛將它丟到垃圾桶。此時,母親娜吉瑪卻如母雞一般站出來要為女兒的吉他爭取一條生路。男人堅決拒絕,這個女人便不顧尹希婭的阻攔,第一次用帶著怒火的鋒利眼神狠狠盯著這個豹子一樣的男人。她要為女兒的夢想爭取最后的一席之地,哪怕和這個男人結束婚姻。
最后,她帶著小兒子古杜和女兒尹希婭走出機場,義無反顧。
至此,這個女人順利完成關鍵的一次自我救贖。那一刻,她的眼睛里閃著輕快自由的光芒。
改變自己,最難。
最可怕莫過于在一個糟糕的環境里選擇了逆來順受。丟了自己,也丟了真正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