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處,零星的爆竹聲洋溢著新年的氣息;門內(nèi)清冽冷寂,荒草萋萋。
? ?這里,承載了我的青春,我的記憶。
? ?遠遠望去,“教學樓”三個字中間的“學”字已不知去向,似乎在訴說著這座校園的落魄。高高的雜草后面隱約可見曾經(jīng)鮮明高聳的雕塑“渴望”。花壇里,一大片枯草和荊棘似亂發(fā)東倒西歪,幾枝狗尾草失去了往日調(diào)皮的靈性,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空曠的操場上,荒煙蔓草。鳥兒的叫聲依舊清脆,此刻聽來尤為空寂。難怪杜甫面對破敗的山河,吟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一切廢墟都會給人一種凄涼的感受,帶給人一份難以排遣的蕭索和落寞。
? ?圍墻邊,落葉滿地。記得那是我們班的包干區(qū),在秋風一陣緊似一陣之后,孩子們像小鳥一樣歡天喜地地掃著落葉。可是,落葉太多,孩子們累得呼哧呼哧,小臉通紅通紅,一邊向我抱怨著,一邊又勤勤懇懇地一趟趟運送著。那是一群怎樣可愛的孩子啊!還記得,學習專題“葉”的時候,當我要求他們每人到校園里采擷一片樹葉時,這群孩子呼啦一下子從教室飛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上課了,孩子們滿載而歸,細長的,橢圓的;光滑的,鋸齒的;翠綠的,鵝黃的;柳樹的,楓樹的……整個教室充滿了驚奇,興奮,熱烈的氣氛。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那個高個子調(diào)皮鬼竟然大搖大擺地扛來了一柄碩大無朋的芭蕉葉。
? ?拐角處,每次課間操,我都會投去一瞥。那里緊貼地面有一小片我叫不出名字的白色和粉色花朵。清晨綻放,傍晚歇息。旁邊一棵矮株桃花紅艷艷的,襯托出一個小小的桃源。此刻,一片枯黃覆蓋,“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走進辦公室,推開虛掩的門,那是我的辦公桌。靠后,臨窗,不易被打擾,正是我喜歡的。在那里,我敲擊鍵盤,記錄下我和孩子們的點點滴滴。我聽到了花開的聲音,我聽到了生命拔節(jié)的聲音。那是一段沉淀自我的美好時光,不需要關注,不渴求成功,默默成長,歡喜,靜默。
? ?那間教室,盛滿了太多揮之不去的記憶。在這里,我?guī)ьI孩子們在文字的叢林里跋涉,孩子們亦步亦趨,但走得很穩(wěn)。那個晚上,全校唯一一個住宿班,我們學習《生命的意義》。窗外漆黑一片,室內(nèi)投影亮白清晰。我們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孩子們的發(fā)言令人刮目相看,小小的生命竟有那樣深刻的見解。
……
? ?暮色不知不覺游來,落日為荒蕪的校園染上了一抹柔和的金黃,傍晚的風帶著涼意襲來。
? ?余秋雨說:“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fā),走向新的廢墟。”校園記載了我的青春,我的汗水,我的迷茫,我的痛苦……我從這里重新出發(fā),走向人生的另一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