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心情就不好,這個時候做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
想看的書,翻了兩頁,竟然實在看不下去;被人推薦追刷的劇,從頭看吧,想著漫長又覺得有些無聊;手頭的工作更是覺得比平時壓力翻翻,再遇到領導不滿意,想甩手不干的沖動噌噌冒到頭頂。
等等,我們也不知道怎么了,情緒這個小妖精,就這么肆無忌憚似的變幻莫測。
問問身邊的人,好像大多數都會有,不管男女,稱為周期性心里低潮。
當然,每個人性格不同、體質不同,表現也不相同,有些人情緒就落差大一些,有些人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說的好像為自己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背了個黑鍋似得。
我曾經在上學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感覺:比如這兩天學習進度很好,成績也很不錯,我的心情會很好,但心情很好的同時,我就會擔憂,我怕這兩天高興過去了,過兩天肯定會有令我不開心的事情讓我的心情變得不好。
然后,我心情大好的那兩天就會蒙著一絲憂慮,而不能盡興的開心;而過兩天我心情果真因為一些事情變得不好了,驗證了自己之前的判斷,覺得以后自己會這樣周而復始下去,心情就變得更不好了,更嚴重的是,以后都不敢有很高漲的情緒,怕之后會更失落。
這種無理由的感覺大概是大學的時候慢慢消失的吧。
我后來想,可能是我那時學習壓力太大了,才造成了一種情緒恐慌。
慢慢長大,對情緒的把控能力也在生活的摸爬滾打中逐漸練就,不是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就是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只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將情緒控制在自己想要表現的任何層面上。
人人都有情緒爆發的時候,或哭泣,或暴躁,或憤怒等等,這是人之本性。
我漸漸也發現了自己不可控的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于是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予自己多一點的理解。
不是強迫自己去開心起來,也不是任由自己無所謂憂郁下去,而是知道自己不會一直消沉,只是一小段時間而已,如果可以,可以哭泣,可以放空大腦,可以暫時什么都不做,但不可以拿心情不好當成一切的理由。
我不懂心理學,但我想在心理學上應該有很專業的理論來解釋人時不時的情緒失控。或許是面對這個形形色色的世界太久了,隔一段時間需要休息和調整。
再碰到心情不爽的時候,我覺得是大腦可能要清除一些不必要的記憶,心情不好大概就是在與這些記憶告別的一種儀式,需要一點時間去說說傷感離別的話。
也或許就像我之前那樣,壓力有點大,積累了一段時間需要有個釋放的過程。
不管怎樣,在你覺得今天心情就怎么也高漲不起來的時候,找不到可見原因,那就當自己給自己放個小假吧。
想看的書,翻不下去就不看了;追的劇,過兩天再瞅瞅說不定會覺得挺有意思的;工作不是特別要緊的話,慢一點,只要做完就行,急哄哄的容易出錯。
我偶爾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條件的話喜歡獨處,什么也不做,甚至音樂也不想聽,就靜靜坐著,像是一種自我反思吧,想想最近的生活、工作、家庭,具體想啥也說不出來,過一會兒,就覺得很多。
如果有人跟你說Ta今天心情不好,不一定就是一件很具體化的事情導致Ta心情不好,你可以告訴Ta.
"沒有什么規定要求你必須每天都要心情好好的生活、工作,給自己多一點寬容和放松,不是什么傷天害理的事。"
嗯,當然,還是希望每天都有令你開心的事,如果沒有,也要有勇氣面對一如往常平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