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能讀書《傳習錄》4
跟著王陽明學什么?
知行合一
“行之明覺精察處就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就是行?!?/p>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p>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p>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我思故我在??
今天來說我所學到的知行合一。
知和行其實是一回事,為什么要把它分開說呢?是因為分開能夠說的更清楚。而且這世上還有兩種人,一類人是只知道埋頭干,卻是不反思的冥行妄作,另一種是只思考不行動。對于盲目作為的人要和他們重點說“知”,對于只思考不行動的人要多和他們講“行”,這樣這兩類人的“知”和“行”才能夠達到一種平衡,于是就“合一”了。
這有點像是“陰陽”的相生相克,又讓我想起去看中醫(yī)的時候會講到“實火和虛火”,上火就是一種陰陽的不平衡,如果是實火就要降火,如果是虛火就要補陰。陰陽和諧合一,人的身體就沒有大問題。
??關于“沒用”。
有句話很火,“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于是很多人就覺得學習沒用,知道道理沒用。這“沒用”二字說的太絕了,學了沒有去用,所以就是沒用呀。
我之前也對這個問題很疑惑,覺得自己讀了這么多年書上這么多年學,怎么這日子過的一地雞毛呢? 現(xiàn)在明白了,是因為知道沒有做到,知道的沒有去用出來。所以現(xiàn)在就要考慮如何把它用出來,讓它變得有用。比如做知道做到讀書行動營,做講書直播,陪伴更多的人通過讀書變得更好。
做主題閱讀,用閱讀解決生活難題。不知道如何溝通,咱就讀《高情商溝通》《非暴力溝通》《溝通的方法》;覺得自己能量低,咱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被討厭的勇氣》《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焦慮是種能量》;覺得人生迷茫,咱就讀《世界盡頭的咖啡館》《相約星期二》《幸福之路》《人生答案之書》;覺得自己見識淺,咱就讀《思考快與慢》塔勒布的四部曲《隨機漫步的傻瓜》《黑天鵝》《反脆弱》《非對稱風險》;不知道如何搞錢,咱就讀《小狗錢錢》《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納瓦爾寶典》《窮查理寶典》《原則》《投資最重要的事》《價值投資者的秘密》……總之遇到什么問題咱就去從書中找尋答案。
說到做到,自帶影響力。
想要說服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先做到。很多家長朋友都會抱怨說孩子不愛學習,給孩子講道理沒有用。其實最關鍵的也是自己先做到。自己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嗎?自己每天會保持讀書的習慣嗎?自己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對孩子說不要玩手機,手機害人,要好好學習,好好讀書,自己卻抱著手機,從不讀書,孩子相信你個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