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的發明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大學時代的他苦于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終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就給自己打了個賭:“我不信自己連10分鐘專注力都沒有!”然后他在廚房里的偶遇了番茄鐘,擰了10分鐘,然后開始專注做一件事,鈴聲響起,就停止手上的活,他驚喜地發現這方法非常棒,每次至少能夠讓他集中注意10分鐘,很高效的學習工作。經過不斷改進和迭代,他發明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番茄工作法。
強調一點,從他第一次扭番茄鐘,到形成體系的番茄工作法,他用了十年的實踐時間,可見這個方法,對他有多大的影響。
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協助個人和團隊應用番茄工作法,改進運作流程、優化時間安排。可見,番茄工作法他是一套系統,是一套時間管理的系統方法。
運用番茄工作法至少可以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解決面對復雜任務、望而卻步,最總拖延的問題;
2、解決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件沒辦的問題;
3、解決無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的問題;
4、解決因為完美主義,事情無法推進的問題;
5、在事務纏身時,減少時間焦慮;
6、希望在工作時能夠獲得心流的狀態;
以上解決的6個棘手的問題,筆者親測有效。
很多人也許知道番茄工作法的好處,但從來沒有從中受益,我大概總結了幾點原因:
1、聽完了,知道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實操的環節永遠從在與腦海中,在計劃中。(其實,這個番茄鐘是可以解決的)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當然也包括以前的自己,知道了番茄工作法很多年了,但是從來沒有真的實踐過;
2、實踐了一下,發掘“挺麻煩的”,比如要下載個番茄鐘軟件,買個實體番茄鐘等等,然后認定這個方法不適合自己;
3、還有一種是,真的去實踐了,但是卻只挑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去做,覺得這個不合理,那個不合適,最終因為沒有聽話照做,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失去了興趣。
其實這三個問題,都是我遇到過的,只是現在已經出坑了,我只用了一個大道至簡的方法:聽話照做。
番茄工作法的核心非常簡單:工作時,設置25分鐘+5分鐘的時間單元,25分鐘的工作,加上5分鐘的休息,如此往復。
接下來講講番茄工作法的總體流程。
第一步:在一周的開始,做一個“活動清單”,列出當周需要用到番茄鐘的活動;
第二步:在清單中找到當天要做的事情;
第三步:用番茄鐘,從第一件事情開始,設置25分鐘,開始工作。
第四步:番茄鐘內記錄被打斷的事宜;
第五步:每日回顧
番茄工作法風靡全球,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玄機就在番茄鐘發出的“咔噠咔噠”聲。
番茄鐘工作法最高境界就是形成一個條件反射:一旦聽到“咔噠咔噠”聲,身體自動進入專注的狀態。
為什么要形成這樣的條件反射?
答案很明顯,我們學習番茄工作法就是為了高效工作,而高效工作就必須做到專注。
一旦專注,就會有另外一個驚喜:不會焦慮。
形成條件反射還有另一個好處,重復的動作、相同的刺激、熟悉的環境非常有利于大腦找到感覺。通過執行一套相同的動作和準備程序,可以是大腦自我調整,自動進入執行某類事務的最佳狀態。
其實我們的大腦最喜歡有規律有節律的生活方式,比如跨時區旅行會引起時差反應,作息時間不規律的人往往更容易迷茫和焦慮。
為了形成條件反射,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件事情:
1、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這意味著除了與手頭的工作有關的事情,你不可以做其他任何的事情,比如喝水、走動、看手機、聊天等。一旦我們打叉,注意力拉回來就變得很困難。
2、你最好正襟危坐,全神貫注,比如凳子只坐三分之一,腰部挺直,形態的暗示能夠讓你的大腦迅速集中精力;
3、25分鐘后的結束鈴聲響起,要馬上停止手頭的工作,不管你多么行云流水,都必須停下來,休息5分鐘,只有再繼續,在漫長的工作中,我們需要的是持續力,而不是爆發力,規律且適當的休息非常必要,這不僅是精力管理,也是靈感管理,當我們的大腦處于放松的狀態時,可以促進融會貫通的能力,我們的大腦在潛意識里幫助我們處理事情,這就解釋了,為何有些解決方案會在我午飯或一夜睡眠后冒出來。
基于以上的要求,你需要清楚,不是所有的事項都可以用番茄鐘,比如一些外出的、體力活動等,只有那些你認為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才需要用到番茄工作法。
在學習的初期,一定要謹慎使用番茄鐘,確保每個番茄鐘都規范完成,讓大腦形成正確的條件反射。
很多人覺得番茄工作法無效的原因就在于此,沒有規范的做動作去執行。比如,番茄鐘內,看看手機,喝喝水,思維打打岔,坐姿懶散,結束鈴聲響起不強制休息等等,綜合各項因素導致了番茄工作法無效。
目前我每天只訓練2-4個番茄鐘,2個是在晨間,完全無人打擾,另外的是在地鐵上和中午休息時間,條件反射正在慢慢形成。
到此為止,我們僅僅聊了番茄工作法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是規劃、跟蹤、循環迭代。
只有好的規劃,我們才能夠確保每一個番茄鐘都用在了重要的事情上。
只有在番茄鐘內跟蹤記錄總結被打斷/中斷的次數,原因才能夠調整策略。
只有記錄、回顧、總結,不斷迭代,我們才能改善工作法,不斷提高效率。
剩下的內容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