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3月底來上海,到現在也有3個多月了。離開老家來上海,最初的想法是考慮到自己的個人的發展,從租房子,到找工作,再到現在的每天上班下班,我想我沒有改變什么,只是換個地方工作和吃飯睡覺,而且這個地方離家很遠。我最初的動力哪去了,又是安于現狀。
? ? 租的房子離上班的地方很遠,地鐵一個小時左右,每天上班下班,擠地鐵,看著大家邁著匆匆的步伐,眼里透露著疲憊,站著擠滿人的地鐵門前,我在想我每天在干嘛,感覺這里的人就像機器一樣,地鐵負責把這些人運到工作崗位上,工作完在給運回來,當然,你擠地鐵的能力好,可以早點回家。
? ? 有些時候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在床上靜靜地望著天花板發呆,看時間差不多了,才去洗漱,然后刷手機,睡覺,第二天重復著。日復一日,每天我都在問我到底在干嘛,我想干嘛?
? 我沒辦法對自己定位,不能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來到上海這個城市,讓我更是迷茫,憋了一身的力氣,不知道用到哪里,久而久之也泄氣了。
? ? 昨天去見一個朋友,她比我早些來到上海,我和她說了我的現狀,她說你的這些惆悵,我都有經歷過,還是要靠你自己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樣的人,來到上海是為了什么,你知足是好的,但要在知足的基礎上努力呀,迷茫是大家都要經歷的,你嘗試的多了,就知道自己該選擇哪個路口了,當然你不知道怎么選擇,或者兩個選項都讓你為難的時候,你選難的就對了,簡單的你很容易就上手了,但是你如果突破了難的,收獲的也要比前者大一些。但是對于剛來上海的你可以先選擇自己容易勝任的,先熟悉下城市,跟上節奏,融入其中,慢慢來,多多提升自己,打開眼界很重要。
? ? 回想以前在老家的日子,當時自己是多么想要去大城市,想到正規的公司去學習東西,現在我已經得到了這個機會,怎么能不好好把握呢。我要跟上城市的步伐,擠地鐵是累,可是地鐵里還有在看書學習的人。上班是累,但是我的同事們還在考研保持學習。在這里大家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我在這個城市是多么的渺小,但是我不想放棄自己,我不想對上海的印象僅僅是蔥油餅,人民廣場,東方明珠,這個城市是個一直在向前,是因為這里的人都子努力奮斗著,既然我來了,我不想每天過的像條咸魚。我以前喜歡看小說,自己好像好久沒摸過書了。所以我決定給自己定個計劃表,這樣每天都有事情做,就沒有時間發呆虛度時間了,包括寫簡書,我想用簡書記錄我的生活。
關于計劃表:
1.2019年7月底前讀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并寫一個小小的感悟;
2.在簡書上寫工作總結(犯錯的是事情,解決的辦法以及領導對我的自認為有用的“教誨”)
3.吃完晚飯在瑜伽墊上鍛煉半個小時(keep記錄)
4.盡量早睡(12點之前)
先計劃這些,希望自己完成并要養成習慣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所以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做有價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