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和驕傲分開來,是不大招人待見的兩個詞。相對于謙卑,謙虛更招人喜歡;相對于驕傲,自信似乎更有市場,但把兩個招人嫌棄的詞組合到一起,就會發生一種神奇的化學反應。
為什么是謙卑而不是謙虛?因為謙虛是一種姿態,總還是把自己架在那里,對于別人是一種俯視,最多是平視。謙卑則是完全的放下自己,認知自己。其實大部份人的自我比天大,看別人的毛病很容易,觀照自己很難,因為自我比天大。謙卑會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知道自己的長板和短板,特別是跳出自我的限制。一旦你總是擔心有什么東西自己不知道,而主動去拜師,尋求知識,在一個更深的層次上審視自己的弱點;總是擔心自己看問題沒看全,如饑似渴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總是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選項你不知道,因而做重大決策之前,想方設法把所有相關信息都拿過來—這就是謙虛的更高形態—謙卑。
為什么是驕傲而不是自信?因為自信只是一種自我的意識,很容易覺得自己就是一切,自己最重要,而驕傲則跳出小我,從更廣闊的視角對自己的每一個決定的結果負全部責任。理性思維占主導,明確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么,應該怎么做,堅定地掌控自己的事業和人生。
謙卑的驕傲還有一種更科學、更權威的提法叫“溫和的專制”,就是富有彈性的堅定或富有柔性的強硬。光有柔性、光有強硬都不行,“在一個低維的世界里頭與別人取得共識,但不喪失內心當中的那個高維的世界”。
謙卑的驕傲也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不是武斷地自己決策,粗暴地把自己的決策告訴別人,讓別人去參與,而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探討事關你的未來、事關你的利益的事情,盡可能以謙卑的心態與別人達成共識,精心設計,營造一個場景,制定一個流程,讓一個本來已經成竹在胸的決策最后成為大家的共識。
謙卑的驕傲是一種睿智,一種境界,一種世界觀,一種靈活,一種有效的路徑,一種離高手更近的方法。謙卑的驕傲就是遇到真正的高手,可以低到塵埃;遇到趾高氣昂的勢力之人或不懂裝懂的人,保持高于自信的驕傲。在問題面前不畏縮,在榮譽面前不虛榮,在求知的路上不自負。
謙卑著驕傲,驕傲著謙卑,在矛盾中統一,在統一中達成既定的、你我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