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 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24期“生”專題活動。
三月里倒春寒的天氣,卻擋不住文學愛好者閱讀的熱情,一場別開生面的作品分享會在狀元書坊展開。書香,喚醒朝霞東路張公園里白玉蘭的綻放。
張公園原來叫玉蘭園,因園里遍植玉蘭而得名,是清末狀元張謇的祖籍地。園里分成兩個區,西園白墻黛瓦,是狀元先祖的張公祠,由一側小橋流水,一側假山修竹玉蘭環繞的四合院組成。旁邊有“嗇亭”和巨大的靈璧石碑刻,讓人駐足凝望。
東園青磚黛瓦的四合院修繕一新,成為“狀元書坊”。進入仿南通博物苑近代建筑風格的門樓,有亭古樸翼然于東,上書“謇亭”二字。回廊環走至書坊正門,“狀元書坊”四字燙金牌匾懸于正中。一副朱漆對聯引人注目。
上聯:左琴右書相樂終日
下聯:芝草茂木有馥其馨
進得書坊院落,嘉賓及聽眾的座椅都井然有序擺放。由南通市通州區委宣傳部和區新聞出版局主辦的“傳承通州文脈,共筑書香家園”為主題的通州本地作家作品分享活動,于今日上午9點,在靜謐的狀元書坊的四方天井里拉開首場開講的序幕。
首期分享的作家是江蘇省作協會員、南通市作協理事、通州區作協主席劉伯毅先生,他的作品散見《人民日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南方周末》等報刊,出版散文集《掀起一片漣漪》《走過四季》《夢想路上》,多次獲國家、省、市文學獎。
分享會在古沙琴社季老師深遠悠揚的古琴聲中徐徐開啟,兩位朗誦協會老師抑揚頓挫的朗讀,將我們帶進一個思維發散的閱讀空間,他們吟誦的美文字符在四合院的廊檐下跳躍,融入琴聲,飛向天井之外的藍天。正應了書坊門前的上聯:左琴右書相樂終日。
聆聽劉主席的精彩分享,有對閱讀的認知感悟;有對生活四季的煙火體驗;還有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經驗;更有對人生精神世界的告知灼見。
他說,寫文章就四個字:識、情、才、趣。識就是知識、見識,讓讀者讀后有所得、有所思、有所解;情就是要有感而發,恰當的情感表達,而不是將文字干巴巴的羅列和堆砌;才就是文采文筆,豐富多彩的語言魅力和才華;趣就是文字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關于閱讀和寫作的熱情和好習慣的培養,劉主席談起他看到慈云寺的一副對聯。上聯:白飯道德 下聯:黃金時間。這里對上聯不作評論,因為道德的范疇太廣。只看下聯,對于“黃金時間”,如何理解?
看字面意思,時間就像黃金一樣寶貴,或者把時間發揮出黃金的價值,或者在有限的時間內起到黃金的作用。都可以這么理解。尤其是我們在閱讀寫作的時候,黃金時間體現了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你把時間花在哪里,哪里就會給你回報。
對于追求文學的寫作者來說,花在讀書和寫作上的時間就是人生的黃金時間。而讓時間真正能產生像黃金一樣的價值的,就是寫出好作品。
劉主席對于這次以“傳承通州文脈,共筑書香家園”為主題的作品分享活動,表達了本地作家對通州文脈傳承寄予厚望。這個活動在狀元書坊舉辦,要喚醒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加入讀書寫作的隊伍,讓狀元崇學重教的理念植入人心,讓下一代讀書成為時尚成為習慣。如下聯所言,芝草茂木蔚然成風,通州的文脈才能淵源流長。
分享會在柳敬亭劇社的短劇說唱表演中愉快結束。我們還得到了狀元書坊贈予的名家作品書一本,每天的閱讀時間,就是黃金時間。等玉蘭花開春暖,帶上書,到謇嗇而亭閑坐,一壺茶,一本書,可讀一下午。
這樣的分享會每個月都會做一期,期待四月芳菲的時節,再來狀元書坊聽下一期通州作家精彩的作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