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D.麥爾斯曾經留下這樣一句至理名言:“改變想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一步。”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
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很想高效地解決,但總是束手無策,越著急就越沒有思路。
反觀很多職場高手,無論遇到什么問題,他們都能從容應對,高效地解決問題。
是因為他們工作經驗豐富嗎?
直到讀完了《拆解一切問題:如何成為解決難題的高手》這本書,我才意識到,職場高手之所以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不是因為他們經驗豐富,而是他們擁有多數人所不具備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橫田尚哉,他是日本解決問題的專家、功能方法研究所所長,3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為客戶分憂解難,幫助他們解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橫田尚哉在書中說:“解決問題是我們永恒的話題,任何人都可以妥善地處理和解決問題。”
很多人都很好奇,如何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呢?
橫田尚哉先生在《拆解一切問題:如何成為解決難題的高手》一書中,分享了剪刀思維、針線思維、錘子思維3種思維方式,幫助我們順利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一、剪刀思維:分割雜糅問題
很多人都有過做飯的經歷,一個新手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調味品,以及從來沒有使用過的廚房用具,難免會犯難,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
而有經驗的廚師無論遇到多么雜亂的食材,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
這除了有豐富的經驗以外,還需要具備剪刀思維——對雜糅的復雜問題進行拆解、分析。
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就像廚師拿到了品類眾多的食材、調味品一樣,如何才能把食材分類別類地放好,快速地做出美味佳肴,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剪刀思維,對所有的物品進行拆解、分類。
比如哪些菜適合涼拌、哪些菜適合炒、哪些菜適合煲湯等等;涼拌菜、炒菜、煲湯分別需要哪些調料等等。
當把這些都分類放好以后,做菜的思路就會清晰很多。
同樣的,遇到問題以后,不要著急找原因,先用一把“剪刀”把問題進行分解,通過詳細分析,找到問題的本質,并進行分類整理,就能快速地理清問題的思路和邏輯。
二、針線思維:鏈接碎片化問題
在用剪刀思維拆解了問題之后,接下來就要用針線思維,把碎片化的問題鏈接起來。
當我們把食材分類好了以后,就要想辦法把它們做成美味的食物,這個過程是從0到1的創造過程。
橫田尚哉先生認為:針線思維就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也是把一個個碎片化的靈感串聯起來的過程。
同樣的食材,加工處理的方式不同,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靈感越多,創造出來的菜品就越多,也會有更多出彩的機會。
因此,在把問題拆解以后,我們要學會把更多的靈感記錄下來,把更多的靈感組合串聯起來,創造更多的方法,去有效地解決問題。
三、錘子思維:“實錘”疏忽問題
橫田尚哉先生曾經在一家蕎面館吃飯,這家蕎面館的蕎麥面很精純,面條散發出特別的香味,吃起來頗有嚼勁,比其他店里的都好吃。
后來他才知道,這家店在制作蕎面團的時候,經歷了大約365次的揉搓。因為手工揉搓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形成面筋網絡,提高面團的粘性,這為蕎麥面的良好口感提供了條件和保障。
作者認為:我們對于“新鮮出爐”的構思和創意也應該如此錘煉,只有扎扎實實地對構想和創意進行反復錘煉,才能使其具有十足的“韌勁”,經得住推敲和考驗。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匆忙解決了某個問題以后,回頭再思考,總覺得做得有些欠妥,還有更多好的方法。
因此,為了讓問題更好地解決,我們在有了解決問題的構想以后,不要著急去使用,要用“錘子思維”反復推敲、錘煉,不斷得出更佳的解決方案。
總結
無論你是學生,亦或是職場人士,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如何才能順利解決?推薦你閱讀橫田尚哉先生的《拆解一切問題:如何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書中的方法、思維方式能幫助我們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拆解一切問題:如何成為解決難題的高手》能有效幫助我們走出解決問題的困境,從思維層面幫助我們突破自己、突破問題的樊籬,明確問題的本質,進而找到高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大的人兒:堅持早起600天,愛寫作、愛閱讀、愛思考的90后姑娘。一起讀書、一起思考、一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