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場反復震蕩,讓人不禁感嘆。
與之對應的是,債券市場卻在持續回暖。
2018年第一季度季報日前出爐,債券型基金以1.12%的平均收益率傲視其他類型產品,股票型基金的同期平均收益率僅為-2.36%。
股票基金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形勢大好時,感覺很美。市場不好時,讓你心碎。對于一個波動極大的股票市場,想獲得高回報的難度,猶如瑪雅預言一樣讓人困惑。
而債券型基金,當股票市場愁云慘淡的時候,由于其相對穩定的收益更具吸引力,保持了一款債基應有的“平穩氣質”,就像珍珠一樣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就投資而言,我處于保守狀態,股票風險太大,自我感覺hold不住。在各種風云變幻的投資產品里,我更青睞于債券型基金打底保本。
因為債券型基金是以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相對而言風險比較穩定,收益也穩定。
那么,如何擦亮雙眼挑選一只靠譜的債券基金呢?
跟我來,做好以下四步就可以了。
第一步:挑選大的基金公司。相比于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基金公司對債券基金的影響比重更大。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具有銀行背景的基金公司,能拿到成本更低的債券,手里的資源也就更多。另外,具有大券商公司背景的基金公司也會有優勢。
第二步:鎖定了基金公司后,就要按照種類來挑選債券基金。
買任何一個投資產品,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是追求低風險、穩定的收益呢?還是追求相對較高的回報?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一般來說,按照債券基金的風險從小到大,可以這么排序:
第1類是純債基金,顧名思義,這種基金只投資于債券市場,在債券基金中風險最小。
第2類是一級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債券,還可以參與打新股,風險會大些。
第3類是二級債券基金,除了投資債券外,還會投資一小部分股票。由于此類債券基金容易受到股市的影響,風險要高于純債基金與一級債基。
第4類就是可轉換債券基金,主要投資可轉債,兼具債券和股票的特性,相比前三者風險最高。
第三步: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挑選債基種類。
比如你想拿一半存款來做低風險、收益穩定的資產配置,那就選擇純債基金或者一級債券基金;如果你是用閑置資金來投資,希望獲得相對穩定且較高的收益,二級債券基金和可轉換債券基金更適合你。
第四步:鎖定了債券基金種類后,就可以挑選最合心意的那只基金了。看業績是判斷一只債券基金質量的經典套路。
在這里,教大家一個簡單粗暴直接有效的小竅門,叫做“4433法則”。
第一個“4”代表選擇一年期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4的基金;
第二個“4”代表選擇兩年、三年、五年以及自今年以來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4的基金;
第三個“3”代表選擇近6個月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3的基金;
第四個“3”代表選擇近3個月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3的基金。
有幾個小的細節你不得不知:
1.債券型基金贖回到賬時間:
若是在t日(交易日)15:00之前辦理的基金贖回,在直銷渠道贖回一般t 3個工作日可以到賬,代銷機構一般為t 4個工作日,具體資金到賬時間需以各銷售代理機構的資金清算時間為準。
2.哪些投資者適合購買債券型基金
1) 風險/收益偏好介于存款和股票基金之間;
2) 厭惡股票風險目前主要以存款為主的客戶;
3)感覺存款收益太低的客戶;
4)至少進行一年以上投資;
5)目前投資于國債的客戶;
6)準備購買即將發行的國債的客戶。
我們經常說資產配置多元化,中等風險的債券型基金在資產配置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個人資產配置中,債券型基金占據半壁江山。我讓一部分股票型基金去搏擊長空,一部分債券型基金用來穩定增長。不管市場風云如何變化,保我的資產巋然不動。
在我看來,投資品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上是我不成熟的投資經驗,歡迎小伙伴們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