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談錢,怕孩子建立“錢能買到一切”的觀念。財新主編王爍提出,作為家長,其實應讓孩子知道,錢能夠買到一切。王爍在個人公眾號betterread上,分享了自己幫女兒樹立金錢觀的4個心得。
金錢觀
第一,讓小朋友明白錢是什么。
王爍告訴女兒,錢是工具,它本身沒有價值,錢的價值在于幫助有價值的東西相互交換。什么有價值?你對別人有用才有價值,無論是能造出別人想要的東西,還是幫別人做事。錢幾乎能度量一切,但真正重要的是用錢來度量的那兩頭。
第二,讓小朋友理解復雜。
小朋友看事情往往只有兩種:是非,對錯,要么喜歡要么不喜歡,沒有中間地帶。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小朋友的認知能力不足。這個時候錢就能幫忙了,錢是天生的量化工具,從1到10, 你有多喜歡一樣東西?越喜歡的,你就付越多的錢去獲得它。王爍每天和女兒玩這個游戲,幫助她打造了自己的人生第一把尺子,先有尺子,后有定價。
第三,讓小朋友發現交易有魔法:只要雙方自愿達成交易,必然是雙贏,從此,分配不需要通過打架來爭搶。而且但凡能進行交易,就沒有必要打架。當然了,交易并不必須用錢,但用錢可以讓交易變容易很多。
第四,讓小朋友知道,對于任何人來說,錢都不能從他那里買到一切,但錢最終能買到一切。
這是為什么呢?王爍是這樣和女兒解釋的:每個人心里都有個清單,上面有不能用錢來定價的極少數東西。無價(priceless)不是指特別貴,而是指不能定價,無論價格是多少。一個人認為哪些東西不能定價,比如說親情、愛情,或者寵物,這些決定了這個人的本質。但是人與人不同,你認為不能定價的東西,總能找到另一個人給它定價。如果把所有人視為一個整體,那么一切事物都可以被定價。任何人、任何社會都不能接受錢能買到一切,但錢事實上總能買到一切,就是這個原因。
金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