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過幾年不斷的探索,2019年底,我終于確定了努力的方向——專注于家庭教育。于是給自己定下計劃,2020年進行家庭教育主題學習,在網上買書搜索“家庭教育”,平臺給我推薦兩本排名靠前的暢銷書,一本是陳鶴琴的《家庭教育》另一本就是鄭淵潔寫的《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之前,我知道鄭淵潔是寫童話的童話大王,因為我大兒子特別喜歡看鄭淵潔的皮皮魯跟魯西西的童話故事系列,我就決定先精讀《鄭淵潔家庭教育課》。閱讀之后讓我驚喜不斷,收獲多多。
? ? 本書共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十節課,共40節課,作者用自己親身的經歷和自己的育兒經驗,指導讀者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如何讓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在未來成為成功人士?如何教育學齡前的寶寶?如何培養學霸?
一、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1.以身作則,正確示范和引導。
? ? ? 根據孩子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去引導和示范。父母做好身教,比如不喜歡孩子耍手機,父母在家就要做到放下手機,如果家長整天捧著個手機,孩子就會模仿我們,想要孩子多閱讀,那么父母就自己在家多看書,做好自己。身教大于言傳,當父母在家孝順長輩,有責任心,那么他的孩子,協議默化的影響也會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以后也會有擔當。那作為父母,自己要終身學習,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我們孝順父母,那么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孝順的人,把振興家族的重任自己扛下來,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能夠輕松愜意的成長。
2.與孩子平等相處,高質量陪伴。
? ?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沒有真正與孩子做到平等。我曾經對大兒子特別的嚴厲,總是教訓他,因此呢,孩子就特別的不自信,也特別迷戀電腦游戲,因為他覺得在現實中很難得到父母的認可。游戲可以讓他輕松,讓他找到平等,獲得無法獲得存在感。我發現我四歲多的小寶以前特別愛看電視,但是這個春節假期,我每天陪他玩,他就會主動關掉電視。
? ? 與孩子一起成成長,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去學習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可以收獲我們意想不到的快樂,學習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平和。
3.引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 ? ? 父母應該從孩子出生起就進行安全意識培養,規避風險和意外傷害。因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健康身體作為載體,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尤為重要,還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4.不能貶低孩子
貶低能摧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而自尊和自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我自己血淋淋的教訓,我過去非常的愚蠢,經常訓斥我的大孩子,導致他現在非常的不自信。具體我是怎么做的呢?希望其他的家長不要效仿。我和孩子的爸爸,看見孩子看電視或者玩游戲就會說:“學習不行,又懶,除了玩游戲什么都不行”,“你看看某某同學,并學習成績好,又不讓父母操心。”“你真蠢!”………。我曾經深深傷害孩子的一個場景,讓我至今都想給自己一耳光。那天我跟一個熟悉的朋友一起接孩子放學,剛好那次孩子月考完畢,那個朋友就問我:“你兒子考的怎么樣?”我順口就說:“不好,班上倒數第幾名。”沒想到剛好被孩子聽到了。我看到孩子那無地自容的表情,非常自責,但是傷害已經形成。
傷害孩子的話,說出來就無法收回,也難以彌補。我們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二、如何讓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未來成為成功人士
1.找到孩子的優點,不只看成績。
? ? 家長大都關心和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在班上位于前五名的是絕少數。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的家長參加家長會的時候,內心可能會特別的不爽。但是,孩子走上社會前拼的是學習成績,走上社會以后,拼的是道德品質。那么作為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的家長,我們應該從孩子學習成績中下這件事,找到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比只關注學習成績,焦慮不安好。
? ? 我以前也認為自己的孩子成績差,哪兒還有優點啊?但仔細分析是我自己太看重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優點,任何孩子都有他自身的長處,比如孩子愛玩游戲,說明他有好奇心,反應快,協調能力強。作者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的家長的焦慮是杞人憂天,因為他,最高文憑只有小學四年級,而且是曾經被學校開除的學生,他憑借自己寫作的優勢,成為影響中國數億人的童話大王。
欣賞和鼓勵孩子,告訴他的長處,告訴孩子什么地方行,比糾結于孩子的成績更重要。
2.將孩子培養成自學的學霸
我是成績好,那是學校的學霸,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考試成績優異,但能夠堅持自學,每個人都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學能力和自學意識。而自學需要兩個關鍵:一個是有閱讀習慣,二是對這件事情有興趣。所以呢,我們現在就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讓孩子通過閱讀豐富見識,有自己的主見,不隨波逐流。當然,閱讀只是輸入,我們再引導孩子把閱讀的內容消化輸出,那么他就完成,完成了自學的過程,小孩子可以讓他看到的事物講給父母聽,大的孩子可以引導他使用文字記錄,對某一事物的看法,并給予鼓勵。
3.因材施教,壓力不能讓孩子進步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我們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去引導。找到孩子的一個長處,選你喝互懟成績中下的孩子,在學校的壓力一定不小,如果回到家里,再給他施加壓力,往往不是我們父母期待的觸底反彈,可能會導致孩子自暴自棄。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放下身段,用推力讓孩子前進,可能效果會更好。
怎么做呢?首先是尊重孩子,默默的支持他,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因為那是我們的孩子,不要眼里只有別人家的孩子。想所有事都是好壞,各占一半,聽話的不一定就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孩子可能有自己的主見,尊重孩子。
三、如何教育學齡前寶寶
1.做好安全教育
孩子三歲前的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教育,首先就是安全教育。近幾年對兒童性侵害案件觸目驚心,所以對學齡前的寶寶要進行性教育和防性侵教育,越早越好,讓孩從小就有防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也要做到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比如說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下樓梯靠右行走等等。
2.減少孩子的差異感
對學齡前寶寶說話,用和成人說話的語調,說話的時候蹲下身子,眼睛和孩子平視,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和他是平等的。也可以讓孩子當家做主一回,比如讓他安排中午的午餐,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以后孩子就會平等的對待他人,會讓他終身受益。
3.不給學齡前寶寶報培訓班
很幸運,我能及時看到這本書,讓我清晰地知道拔苗助長不可取,人生猶如馬拉松,過早灌輸與孩子年齡不同步的知識,實得其反,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比如我家小寶,因為幼兒園老師會布置作業,讓他寫小字,他就覺得很累,他就告訴我,他不想去學校上學了,問他原因就是讓他寫字太累了。我也發現才四歲多的小寶,他連筆都握不住,怎么去練習寫字呢?所以我也準備和孩子老師溝通,不讓孩子寫字,或者就干脆不讓他去幼兒園了。
不去培訓班,怎么做呢?建議父母帶著孩子多去經歷,比如說有時間就去外面,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去發現。或者帶孩子去旅行,靠自己去尋找或者知識,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總之,在學齡前讓孩子愉快的玩,留住孩子的童心。
4.注重好習慣的培養
有句古話說,三歲看大孩子,三歲前的教育非常的重要,也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呢?
規律作息,早睡早起,每天固定時間大便一次。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白開水,不喝碳酸飲料,拒絕甜食。學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寶寶不開心了,寶寶生氣了,他能正確的說出來。會照顧自己,現在很多爺爺奶奶特別溺愛孫子,凡事代勞,家里要統一認識,給寶寶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比如吃飯穿衣,收拾書包。引導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不要亂扔垃圾,免得別人去清理等等。
四、如何培養在學校學習的學霸?
根據鄭淵潔自身教育女兒成為學霸的經歷,有幾點我們可以學習借鑒。
1.讓孩子真心喜歡上學
怎么發現孩子真心喜歡上學呢?比如孩子在寒暑假掰著手指期盼開學,那么孩子就是真心喜歡上學。鄭淵潔的女兒喜歡上學,可能是因為鄭淵潔經常告訴她,你不想上學就不去,回家我教你。就是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喊孩子去學習,而是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上學了,你隨時回家。反而激發孩子對學校的向往。
2.信任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作者使用的方式是,培養孩子回到家就主動講述在學校的所有經歷的習慣,不跟老師有單線聯系,所有的聯系都是經由孩子來完成,這樣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也使孩子有尊嚴,享受信任。
不急不緩,欲速則不達。讓孩子打好基礎,養成閱讀課外書的習慣。讓孩子養成熱愛運動,健康的飲食,規律的作息的習慣。強健的體魄,才有好的精力,應對日后大量高強度的學習。
3.高質量的陪伴
? 父母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給予孩子的足夠的愛,讓孩子更有信心和勇氣應對一切挑戰。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童話大王,它不但每天接送女兒上學、放學整整12年,風雨無阻,并且從女兒上小學開始就寫專項教育日記。幫助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把生澀的古文用幽默風趣的故事的形式給孩子進行闡述,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孩子更有底氣。反思自己,以前我把大孩子更多的是交給爺爺奶奶接送,而自己借口工作忙而很少接孩子放學。錯過了就是遺憾,教育孩子是一場單程旅行,不允許我們重來。以后,我會把握住任何一次可以身教孩子的機會。
4.和孩子一起努力,成為學霸父母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好的效果就是閉上嘴,做給孩子看,讓孩子發自內心的佩服,做出一些讓孩子心服口服的事情。以身作則,為孩子伴跑。作者為孩子伴跑,也讓我真心佩服:一個人將童話大王月刊寫了30年;七個月時間減掉50斤體重;連續15個小時簽售新書;15個月給讀者寫88萬字的贈言。這些都是以身教的方式讓孩子懂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不要對孩子說:“你要努力。”只對自己說:“我要努力。”
5.讓孩子成為掌控時間的高手
現在的孩子智商都不低,而相同的時間為什么有不同的結果,那么就是時間的效率問題。作者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寫作,把一天必須寫的內容寫完,身教讓孩子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父母作為時間的管理者,以身作則,孩子肯定會模仿。
父母的引導非常的重要,與其讓孩子成為學霸,不如讓自己成為自學的學霸,我們每天堅持早起,孩子自然會學習,比如說我從2月1號開始,每天早起,雷打不動的堅持晨讀,日誦國學,列當天的計劃清單。孩子雖然看起來是無動于衷。但是當我堅持半個月之后,發現孩子也會跟著我早睡早起。所以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我們父母堅持的不夠久。一件事情父母都不能堅持,怎么去要求孩子堅持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懂。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堅持努力做好自己,我是一位在育兒道路上不斷學習的二寶媽,期待您的育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