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費盡心思去研究怎樣激勵孩子的學習動力。孩子學習好是因為內驅力長期受到保護的結果,不是因為父母激勵的特別棒。
真正讓孩子拉開差距的是讓孩子學會吃四種苦。很多家長培養孩子吃苦的時候,其實只訓練了孩子吃體力的苦,比如說體力勞動,物質上匱乏,體力的磨難;其實這是最不值錢的。
真正把孩子拉開差距的,是讓孩子吃這四種苦:
第一種苦是讓孩子靜下心學習,遠離浮華,品嘗寂寞學習的苦,吃不了這種苦,以后就要吃一輩子人生的苦惱。
第二種是讓孩子忍耐克制,每日精進,品嘗自律的苦。如果孩子小時候掌握不了自己,長大后就能掌握他的人生嗎?
第三種是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去偽存真,品嘗腦力的苦。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和思考力,未來就更多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第四種,讓孩子穩得住,耐得住,執行到底,品嘗磨練心性的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到最后堅信啊,體力的苦是最簡單的,也是最低級的苦,而寂寞,自律,腦力,心性的一級比一級要難,一級比一級高級。我們要告訴孩子,吃的了高級的苦,才能過上向往的生活。
凌晨4點鐘就起來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就是為了生存,迫不得已的早起就是吃低級的苦,而對于孩子來說,高級的苦應該是你明明可以多睡一會兒的時候,選擇起床去讀書,電子廠的基層操作員勤勤懇懇工作到失業的前一天,這種重復性的這些勞作也是吃低級的。而高級的吃苦應該是提早創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吃高級的苦就是少刷一會手機,少喝一杯奶茶,少發一次脾氣,就是克制自己,就是管控好自己去學習。吃高級的苦就是愿意做深度的思考,去刻意練習,去堅持到底。家長一定要引導咱的孩子吃這些高級的苦啊,因為孩子吃這些苦的時候,他同時也伴隨著成就感,孩子的人生就會進入正向循環了。,痛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創造幸福來得簡單,所以是高級的,才是真正的一個問題,是為了最終不讓自己受苦。
希望與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