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是拒絕這樣的總結的,表面上不屑,其實是不敢,不敢面對虛度光陰的自己,不敢正視過去一年的一事無成。
然而魯迅告訴我們: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我終于愿意留幾分鐘回憶那三百多個日子,除了生活瑣事我發現了許多令我動容的細節,偶然的好天氣,他鄉的故知,失而復得的情懷。原來這一年看過那些書和電影,遇見和離開的人,得到和失去的竟然沒有一個是多余的,這些充滿人間煙火的事物讓我成長為現在這樣的人。
以前寫作文的時候,很喜歡用“挫折”這個詞,總習慣盲目為它增添幾分勵志的色彩,直到經歷增長才明白挫折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從挫折中提取到的經驗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東西。
2017年,我雖沒有經歷什么大風大浪卻也是認真的生活,努力銘記下了那些快樂無限放大的時刻和悲傷無處安放的處境。
我發現快樂變成了需要自給自足的事,依賴別人成了最沒有安全感的行為。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善良的人,我希望你們都能夠遇到。
做你害怕做的事,然后你會發現不過如此。
有些東西就像電影里的留白,沒有講出來出來不代表不重要,它的名字叫心里話。
其實在2017夏天來臨之前,我一直都陷入自我懷疑之中。直到看到大四的畢業生離開的校園的背影,我才恍惚意識到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有的人天生可以屠龍,而我似乎就是個殺雞的命,那也沒關系,做不了很厲害的人,那我就竭盡全力把自己心中的那點光芒保護好。
人一旦脆弱下來,就會停止輸出。暑假迫于生計我也寫了很多不堪的東西,我以為那埋藏在我心中的文學夢永遠都不會動搖,但在潛移默化中我還是與它漸行漸遠.九月入學以來我有過很多次創作的沖動,但只要我一想到從我筆下流瀉而出的文字是那么的空洞,無聊。于是就不顧一切把所有的熱情化作生活的佐料,通過燃燒那些熱情來換取片刻的璀璨。?
寫作終究是掏空自我的過程,我這樣一個淺薄而不自知的人必然無法從自己的內心中挖掘出什么打動人心的內容,但我還是會一直下去,如果非要有什么理由那就是自救。
10月末當我看到虛弱的奶奶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忽然才明白愛是不僅是包容和理解,還是一種心甘情愿的牽絆,無論我走多遠,成為了什么樣的人,你的一聲呼喚就能把我帶到很久以前。
2017年之前我認為是生活是加法,熱衷于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放進我的生活里,后來逐漸明白,有些當初放不下的東西還是盡早丟掉的好,這個世界上最難得不過就是最輕的行囊和最豐盛的自己。
2017年,充斥在我心里的遠不止那一事無成的虛無,更多是許多本該絢爛奪目的日子都被灰色籠罩,比起生活更讓人無能無力的是那個廢柴的自己。
時過經年之后,希望自己想起2017的時候還是能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