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磁盤在Linux系統中的表示方法
? ????硬盤的類型: IDE接口???? hda??hdb? .....
????????????????????????????hda1? hda2?? hda3 .......
SATA接口? SCSI接口? USB
??????????? sda?? sdb
??????????? sda1?? sda2?sda3 ......
所有磁盤設備及分區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dev/,但是這些文件不能直接使用,如果要往這些分區內寫入數據就需要掛載分區。
2、掛載點
所謂的掛載點就是文件系統中存在的一個目錄,通常情況下,創建在/mnt目錄下,掛載成功后,訪問掛載點就是訪問新的存儲設備。
掛載點應該是空目錄,否則原來該掛載點中存在的文件將會被隱藏。而且,掛載點在實施掛載操作之前就應該存在。
3、查詢設備名
#df -hT???? 查看系統中所有已掛載文件系統的使用情況
#fdisk -l?? 查看系統的磁盤信息
磁盤分區
1、基本磁盤分區:
(1)最多可以分為四個主分區(包含擴展分區:只能有一個,將剩余的所有空間包含在內)。
(2)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編號:1-4為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編號。
(3)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在擴展分區上建立邏輯分區并格式化后才能使用。
(4)邏輯分區編號從5開始。
(5)對新加的磁盤進行分區:(分2個主分區,1個擴展分區,2個邏輯分區)
???? fdisk 磁盤設備名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flag
?? d?? delete a partition?? 刪除分區
??g?? create a new empty GPTpartition table
??G?? create an IRIX (SGI) partitiontable
?? l?? list knownpartition types? 顯示所有分區類型
??m?? print this menu
?? n?? add a newpartition??? 新建分區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partition table
??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顯示分區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disklabel
?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修改分區類型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保存并出退出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only)
(6)對磁盤進行格式化:mkfs -t 分區類型(ext2 ext3 ext4)? 磁盤分區名
mkfs -t ext4 /dev/sdb1
(7)新建掛載點,并將分區進行掛載。
mount [-t 文件系統類型] 設備分區名? 掛載點
mount -t ext4 /dev/sdb1/mnt/sdb1
如何查看已經掛載成功:mount (mount | grep sdb1)
取消掛載:umount 掛載點
(8)掛載光驅設備
???? 光驅設備在Linux系統中的表示方法:/dev/sr0
???? 光驅設備文件系統類型:iso9660
???? 將光盤掛載到/mnt/cdrom目錄:
(9)永久掛載:使用mount命令掛載只是臨時的,如果重啟系統后就失效了。
/etc/fstab
[root@www cdrom]# vim/etc/fstab
[root@www cdrom]# mount -a
動態磁盤分區(LVM卷)
4、掛載文件系統
掛載由mount命令來完成,可以靈活的掛載各種類型的文件系統。
命令格式:mount? [選項]? [設備名]? [掛載點]
選項功能說明
-t?fstype指定要掛載的文件系統的類型,如果不清楚,可以使用-t?auto讓系統自己選擇最合適的文件系統類型掛載。
-r以只讀的方式掛載文件系統
-w以讀寫的方式掛載文件系統,默認選項
-o設置掛載屬性
-a掛載/etc/fstab文件中記錄的設備
5、卸載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可以被掛載,不用時可以被卸載。卸載文件系統的命令是umount,這個命令可以把文件系統從Linux系統中的掛載點上分離,將原來建立的文件系統和掛載點的連接斷掉。
命令格式:umount? [設備名或者掛載點]
在卸載一個文件系統的時候,需要指定要卸載的文件系統的掛載點或者設備名。例如:
#umount?/dev/sdb1 //指定設備名卸載
#umount?/mnt/sdb1 //指定掛載點卸載
如果卸載文件系統提示:“busy狀態,不可卸載時”,使用fuser命令查看正在使用該文件系統的用戶信息。
命令格式:fuser [options]? 文件系統名或者文件名
選項功能說明
-a顯示所有在命令行中指定的文件系統信息。默認情況下,至少被一個進程訪問的文件才會被顯示
-k殺死訪問文件的進程
-i在殺死使用文件的用戶進程之前,提示確認
-u顯示使用文件系統的進程的所有者信息
-v按進程查看命令ps的顯示模式,顯示文件的使用者信息,包括PID、USER、COMMAND等。
【舉例1】查看哪個進程打開了當前目錄下的cdrom文件夾。
[root@localhost~]# fuser /mnt/cdrom
/mnt/cdrom:????????? 71992c
殺死進程的方法:
[if !supportLists](1)[endif]#kill -9 71992
[if !supportLists](2)[endif]#fuser -km /mnt/cdrom
6、使用U盤備份文件(ntfs-3g)
(1)連接U盤
(2)查詢系統為U盤分配的設備名
(3)掛載U盤
(4)備份文件
(5)卸載U盤
7、擴充系統的硬盤空間
管理員root發現Linux系統硬盤資源不足,因此在服務器上新增加了一塊硬盤,想在Linux系統下使用它。通常遵循以下步驟:
(1)向系統中添加一塊硬盤
(2)由系統識別硬盤名
(3)對新硬盤進行分區
(4)對分區進行格式化
(5)創建文件系統
(6)掛載使用
8、命令行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1)Linux下Shell命令補全功能,按TAB鍵
(2)命令別名alias
(3)命令歷史history
(4)文件系統的自動掛載
???#vim /etc/fstab
第1字段:需要掛載的設備文件名。
第2字段:掛載點,必須是一個目錄,而且必須用絕對路徑。
?????????對于交換分區,這個字段定義為swap。
第3字段:文件系統的類型。如果是ext3文件系統,則寫成ext3;如
果是FAT32文件系統,則寫成vfat;如果是光盤,可以寫成
auto由系統自動檢測或iso9660。
第4字段:掛載選項。一般都是采用“defaults”。??????
參數說明
async/sync是否同步運行,默認為async(異步)
auto/noauto執行mount -o時,此文件是否被自動掛載。默認auto
rw/ro是否以只讀(ro)或(rw)模式掛載
exec/noexec此文件系統是否能夠進行”執行”操作
user/nouser是否允許用戶使用mount命令掛載
suid/nosuid是否允許suid存在
usrquota啟動文件系統支持磁盤配額
grpquota啟動文件系統對群組磁盤配額模式的支持
defaults同時具有rw,suid,exec,auto,nouser,async等默認設置
第5字段:文件系統是否需要dump備份,1表示需要,0表示忽略。
第6字段:在系統啟動時是否檢查這個文件系統以及檢查的順序,
0表示不檢查,1表示優先檢查,2表示其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