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十幾年前我去過,十一月初又去,算來這是第三次了。這次還是應酒鋼邀請,去給他們試驗室的進口儀器作維護保養。
飛機上挨著我座位的是一位農村老太太,她是在孫女的帶領下去天津大女兒家探親。第一次坐飛機的她很開心,話也多。她問我去哪兒?我說去蘭州,她問我去那兒也是探親?我說不是,是去干活。
老太太說:“你是工地老板的親戚吧?干什么活?保管員還是打更?”她覺得像我這么大年紀、路途又這么遠,如果不是親屬的話誰又能雇我?老太太和我同歲,由于長年在野外勞作面相很老。因為家里有人在大城市生活,她能問出這樣的話在她們那個屯子里應該算是很有見識了。
我含含糊糊地說:“不是在工地,是在試驗室。”
她說:“嗯,坐辦公室呀?那活好哇。”
孫女不知用什么方法暗示了她一下,之后她便不作聲了。
我乘坐的是四川航空公司的飛機,吃飯時不論是面條還是米飯,只要你提出要求空姐都會給你加一小勺老干媽辣醬。據資料顯示老干媽辣醬是有中國少有的幾個享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在國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這種辣醬就是香,很能下飯,不少人說就沖這勺老干媽下次坐飛機還選川航。
下了飛機換高鐵,晚上十一點才趕到酒鋼賓館。這是個星級賓館,我問房間價格,前臺女登記員說標準間兩百八十八。按理說這價不貴,可咱不是款爺,花自家錢便想著節省,但又不想說“便宜”兩字,只好問她有沒有經濟一些的?女登記員打量了我兩眼,看出我不是個有級別的人物,目光中明顯少了些熱情,她說有,一天一百。我問有早餐嗎?她說沒有,含早餐的話要一百四。我問一個房間幾張早餐券?她說兩張。
于是我和她商量:“我就一個人,你給我一張早餐券,每天算我一百二可不可以?”
女登記員不屑地說:“那不行,我們這是國營企業,上面有規定,不管你是一個人住還是兩個人住,按房間計算,含早餐就一百四,不含一百。”
國營企業辦事就是釘是釘卯是卯,絕不可以靈活變通。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規章制度設制得這么嚴密怎么還會有人貪污過億?
儀器維護工作進行得很是順利,結束的前一天,我對主任說想去敦煌玩兩天,問他市里旅游團的情況。他說:“好哇,是應該去看看,我在敦煌認識一個銀行行長,我讓他安排你。”
我跟人家又不認識,怎好意思接受?便一再地推辭,后來見他口氣篤定也就表示感謝了。
第二天主任給我一個電話號碼說:“正好一個朋友下午去敦煌,我和他講好了,你搭他的車去,那邊都安排好了,到那你打這個電話就是了。”
從嘉峪關坐轎車去敦煌大約需要三個多小時,途中我問同車的朋友敦煌有什么特產?他說有一種水果特有名,我問什么水果?
他說:“呂光信子嘛。”
什么“信子”?由于他當地的口音濃重,我問了兩遍也沒搞明白“信子”是什么水果。
進入市區在干果店的廣告中看到有“李廣杏干”,我這才知道“信子”原來就是杏子。
撥通了主任給我的電話,對方說安排我住在麗都國際大酒店,第二天去風景區有司機接送,景點門票他替我交。
被安排的感覺就是好,一切不用你操心,一切花費不用你掏錢。據說夠級別的官員都有這樣的待遇,到哪兒去都有人負責安排,難怪國人把當官看得那么重,把當大官看成是人生成功的唯一標準。
鳴沙山月牙泉在一個景點,為了爬沙山鞋里不進沙,景區門口出租高腰紅鞋套,每雙鞋套租金15元。一群人穿著紅布靴套在沙丘上行走很有特色,簡直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使凝固安靜的沙山看上去多了幾分靈動。
鳴沙山最高的山頂相對高度不超過一百米,坡度很陡,大約在30度至45度之間。好不容易爬到山頂,坐了好一會兒才平息氣喘心跳。站起身來四下觀望,一邊是灰黑色的戈壁荒灘,一邊是明黃色綿延起伏看不到盡頭的沙丘。
咦?山頂寂靜無聲,怎么沒聽到鳴沙的聲響啊?
仔細一想就明白了,沙山只有在強風的吹動下發生大面積滑沙時才能發出聲響,風平浪靜的日子里哪來的沙鳴?這就和上峨嵋山金頂看佛光一樣,一年中除了極特殊的日子沒有誰能夠看到七色彩虹圓圈中的佛影。
其實很多旅游景點都是這樣,靠特色宣傳吸引人。挪威峽谷的海妖、新疆卡納斯湖的水怪、山東嶗山的海市蜃樓,沒有人親眼看過,就是個傳說。旅游嘛,玩的是心情,玩的是花錢,沒人會對宣傳上的內容較真。
月牙泉是沙山里的一汪清水,形狀像一彎新月,沙漠中怎么會有這樣一個小湖?真的是很神奇。湖旁有一組磚木樓閣,很美。我以為這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古建筑,走近一看說明才知道是1997年以后修建的。又聽有人說,月牙泉是人工抽取地下水才得以維持。是啊,沙漠中若大的羅布泊都干涸了,如果不是人為干預小小的月牙泉怎么能堅持到今天?
敦煌最重要的景點就是被稱為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
參觀莫高窟前先看兩場電影,首先放的是寬銀幕,內容是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和霍去病與匈奴交戰的故事,場面宏大感覺非常震撼。在另一個放映室天花吊頂是圓球形狀的,放的是360°環狀數字電影。內容是介紹莫高窟的鑿建過程,據說這屬于高科技,因此不允許拍照。
莫高窟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三華里,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很是壯觀。
有人說“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因為石窟的墻壁上除了特有的飛天圖外,還有很多以民間故事為內容的精美壁畫。
雖說石窟有四百多可是對游客開放的只有八九個。也是,估計所有的石窟都大同小異,挑幾個有代表性的講解一下也就可以了。
莫高窟的佛像是木頭骨架外用黃泥麻刀涂抹做成的,洛陽龍門石窟和大同云崗石窟是用原山石鑿刻的,我覺得莫高窟的佛像不如龍門石窟的佛像精彩。
回嘉峪關只能坐火車,可敦煌火車站設置在離市區12公里遠的莫高鎮。市區到火車站沒有公交車,只能打出租車。敦煌的出租車不打表,去火車站一口價:40元。愛打不打,反正沒有別的車。
為什么車站不設在市區?難道有權決定車站位置的領導事先想的就是為出租車增加收入?
離開敦煌那天,出租車司機祥細跟我解釋了“李廣杏”。他說:“真正的李廣杏產量很少很少,只有鳴沙山月牙泉附近的杏樹結的杏才是正宗。李廣杏與普通的杏大不一樣,一般的杏肉都能與核分離,而李廣杏的杏肉和核是分不開的,咬一口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近年來大批的外地杏運到月牙泉再往外批,所以市場上的李廣杏大多是假的。”
聽到這我不禁笑了,我早就聽說秋天糧食經銷商將黑龍江五常附近產的稻子拉到五常縣加工,然后冒充五常大米批給南方客戶,所以好多中國人都能吃上五常大米。其實認真想一下就會明白,一個大半是山地的五常縣能產多少大米?
我問司機:“為什么叫李廣杏呢?杏怎么和唐朝的大將扯上了關系?”
對于這個問題他也說不太清楚。
是啊,世上說不清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沒有必要都弄清楚記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