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英歌h
今天是我入駐簡書一周年紀念日。2018年11月8日第19個中國記者節,我在簡書上發布了第一篇文章《美麗的憂傷與令人心顫的感動》,寫于首屆記者節的一篇舊作。適逢第20個記者節,以答"記者"問形式,粗略梳理,以示紀念。
問:為什么會選擇簡書呢?
我:開始我想拿它當免費倉庫,把以前寫的東西整理下,分專題方便自己看。后來就不滿足自娛自樂了,想和人家互動交流,互動越多、寫作積極性越高。
問:這一年有哪些收獲?
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堅持真正做到了日更一文,認真日更的哦,成功挑戰自我!總共寫了(包括舊作整理)25萬多字,發布342篇文章。
問:日更不應該是365篇嗎,怎么少了23篇?
我:減去簡書放大假的天數,再少的就是被鎖的了。
問:你滿滿正能量,又是吃這碗飯的,怎么也會被鎖?
我:簡叔家機器人太敏感唄,防不勝防啊。不過沒關系,我有時間申訴相信都會放出來的。
問:一年堅持下來,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我:先說好的吧。喜歡觀察、發現、打聽、思考,變得有點“八卦”,不然哪那么多素材供日更啊。不好的吧,簡書像把剁餡的刀,把我的時間給剁碎了,變得有點強迫癥似的,睡前打開、睡醒打開、上衛生間打開、走路打開......
問:那你每天逛來逛去有哪些發現?
我:好我給你盤點盤點,第一,閱讀量高低、點贊多少,和文章質量沒一毛錢關系,因素太多了;第二,寫得越多,我的錢越少,幾個月前鉆貝還值900多塊,現在只值500多了;第三,有些人給你點贊、評論,未必真看了你的文章;第四,有些人給你的評論,幾乎每篇都一樣一樣的,和給別人的評論也是一樣一樣的,還有些人一條評論可以復制粘貼給所有的人;第五,剛入駐平臺時約稿好多,現在幾乎沒有。不是我文章水平下降,是覺得我混得久不好騙了;第六,我以為這平臺上的人不管什么職業身份,都有個共同標簽——熱愛文學寫作的人(簡稱文人),時間長了發現林子大什么鳥都有,包括腦子進水的,得小心;第七、第八、第N……
問:來說幾件“最”字頭的事兒吧。比如最生氣的事——
我:辛苦一晚上,秒封啊。
問:最痛苦的事——
我:評論功能關閉那幾天。
問:最尷尬的事——
我:常犯職業病,見錯別字就跟吃蒼蠅一樣,得忍著盡量少去挑刺,因為有幾次私下簡信人家,理都不理,甚至從此消失不見。
問:最傷心的事——
我:一個專題在用了我260多篇文章后,拒選了一篇沒任何問題的,讓我繼續加油。他說得很對,我是要繼續加油,但我未必加給你啊。260多篇文章都沒能建立起你對我的信任和尊重,估計再久也沒用,那就byebye嘍。
問:最內疚的事——
我:事情太多,不能及時回復文友評論,耽擱時久,挺糾結,不回復對不住文友,回吧有時又事過境遷。所以,如果哪位文友留評點贊,我沒及時回復回訪,請見諒,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彌補。
問:最開心的事——
我:交了一些好筆友,風格各異,百花盛開。名字就不一一點了,怕萬一漏掉誰不合適,那些經常彼此互動的,都是。相信我,不喜歡不欣賞的,我不會浪費我的時間去點贊留評,當然,偶爾禮尚往來不在此限。
問:365天堅持日更,對一個上班族來說確實挺不容易。點個贊!挑戰成功,準備畫個圓滿的句號么?
我:NO,省略號......不忘初心,繼續寫嘛。
問:哦今天收到禮物么?
我:你猜......
#北京號團隊贊助,我與簡書的故事#。
活動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