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這部電影,重發這篇影評,向最偉大的英雄致敬!
這是一部被隱匿的佳作。可能考慮到這種災難題材和悲壯英雄為主題的電影在賀歲檔這個追求歡樂的白金地段不太受用,就像2012年的《1942》一樣,時隔多日但并不能因此否定這部電影的質量。
郭子健從未讓人失望
說起導演郭子建,個人比較推崇他,這位年輕導演從未讓人失望過,之前的幾部電影類型駁雜,《打擂臺》的情懷,《青苔》的殘酷,《野·良犬》的青春,直到這部《救火英雄》中的男人友情,這些都是典型的香港電影節奏。還記得兩年前郭子建用Hottoys的手辦模型拍的那部《蝙蝠俠大戰李小龍》,還有為《打擂臺》導的那款奇葩的MV,能看出這是一個真正愛電影的人,用自己的興趣完成作品,懂得利用自己創作的電影來抒發心中的激情,《救火英雄》能拍成這樣,真心不一般。
盡管同為救火題材的災難電影,但與2013年國慶檔公映的那部《逃出生天3D》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那部電影描寫災難,《救火英雄》則利用災難襯托人物,從名字上就能看出。縱觀外國比較知名的災難電影,遠的不說,就拿韓國電影舉例,《海云臺》、《摩天樓》、《漢江怪物》、《流感》等災難電影,無不反映人類在災難面前的渺小和人類生存欲望下那種赤裸裸的情感,以及驚心動魄的場面和命懸一線的緊張,這也是一部合格災難片所要具備的。從這方面而言,《逃出生天3D》拍得比較常規,套上了傳統災難片千古不變的馬甲,電影的人物不多,關系并不復雜,是災難將他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這個設置倒是很像正在熱映的俄羅斯災難片《奪命地鐵》。
小隊英雄怒火救援
而《救火英雄》則不同了,本片刻意縮小了人物空間,將立足點放到了消防隊的幾名成員方面,這在災難電影中也是一個特殊的類型,可有一比的是好萊塢電影約翰·特來沃爾塔主演的《云梯49》、朗·霍華德導演的《回火》、布魯斯·威利斯的《絕世天劫》等片,甚至當年風靡一時的美劇《生死海岸》也是這個類型,從一小撮災難救援隊入手,通過他們的視角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個災難現場。但這類電影終究是少數,因為很難拍,人物多樣性不足,缺少了救援、受困、家庭等各方人物的情感支持,如果太過于歌功頌德,則有看宣傳片之嫌;而如果全方位展示工作上的事,則讓人味如爵蠟。這就需要考驗編導編排劇本的功力,將這樣展現專業人士的電影與其他方面結合起來,讓故事通俗易懂,同時也讓人產生共鳴。
《救火英雄》之所以讓人覺得眼前一亮,是因為本片的處理手法是香港電影的長項。不知諸位有沒有注意到,《救火英雄》很像警匪電影,雖說片中沒有警匪,但節奏和劇情,乃至人物塑造和兄弟情義,都是香港警匪片的模式,具體可參考杜琪峰的《十萬火急》。假如將火災換成劫匪,就是另一部《沖鋒隊》。在本片中,“匪”變成了火災和濃煙,“警”則是謝霆鋒、余文安志杰等人為代表的消防隊員,并且他們之間有著令人糾結的瓜葛,從這方面來看,本片繼承了像是《沖鋒隊》、《飛虎群英》,乃至《十萬火急》等群戲電影的一貫特質,通過事件展現情義:“出了問題,大家一起扛”,這就是典型香港電影中的情義寫照。
非比尋常的災難場面
所以《救火英雄》走了一條與傳統災難電影不太相同的路,這一點很像1991年朗·霍華德導演的《回火》,后者在電影中提到“火是有生命的,會吞噬會呼吸”,利用當時火焰特效很好展現了火焰如具有生命一般的肆虐。而《救火英雄》則側重煙霧,將滾滾的濃煙變成受災人士最大的敵人,片中的大量煙霧特效包裹了現場,而且不止一次出現從門縫等處涌現的黑煙、像甩不掉的癡漢一樣尾隨而至的煙幕,在濃濃的黑云之中隱藏著無情的烈焰,還有人性的陰暗面。這是本片最突出的地方。
本片的災難場面談不上壯觀,但很逼真也恐怖。大量的黑煙輔助熊熊的火焰,崩塌的樓層,以及災難中狼籍的大廳,爆炸叢中跳躍深井那一段險象環生。不同于以往大開大合的災難場面,電影的空間感很強,大多數時間實在封閉而濃煙滾滾的現場,給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低沉火爆的音響配以濃煙效果,電影在災難場面上的塑造要比很多恐怖片還要出色,讓真正的感受到那種撲面而來的壓抑感和恐懼感。在表現火災題材的作品,空間感是非常重要的,更讓觀眾更深刻的感受到四面逼迫的火焰和黑煙。假如本片是3D的話,這種感覺會更突出的。
立體的角色刻畫
同樣比起韓國等地的災難電影,本片并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表現大公無私的壯舉、“消防員不是一命換一命”,片中這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電影對人物刻畫比較平實,沒有將消防員擺在一個高高在上的地位,幾位主要角色各有缺點,有的不聽命令,有的玩弄權術,有的愣頭楞腦,甚至相互之間各有猜忌,這幾個角色雖然逃不掉臉譜化,但沒有一個像是《絕世天劫》中布魯斯威利斯那樣的神通廣大的隊長角色,每個人物都比較真實,不是在歌頌,而是在寫實。而且在表現生離死別的方面,電影也沒有依靠慢動作、悲天嗆地的哭喊來煽情,而是非常寫意,一個頭盔,一根煙道盡悲壯,好似情感宣泄隔了一層窗戶紙,一觸即發,不俗套。結尾也只是一張頗令人玩味的合影,并無他言。
《救火英雄》對幾位主要角色的刻畫非常到位,如果說缺點的話,那就是片中少了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以往在這種電影中,以女性為代表的弱勢群體很容易引發觀眾隨心而動,片中白冰的角色可有可無,余文樂兒子的情節展現也不多。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設定導致這類角色的死活跟觀眾無關,觀眾將注意力都集中在消防隊員上,所以說本片更像警匪片了,對角色人員的側重,有的放矢。
總之《救火英雄》是一部與傳統災難電影不一樣的片子,有驚喜。現場濃煙滾滾,被黑霧遮掩的心頭,打破心中的煙霾自我救贖,在生死關頭配上David Gilmour的《Je Crois Entendre Encore》,既浪漫而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