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熱戀,秋日分手,冬季離散,來年春天再次期待。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晴
一個人走在寂靜的回家路上,便突然想到了兩年前看過的一本書——《一個人的好天氣》。
作者青山七惠在書里描述了一個打零工的女孩(知壽)如何與年長親人(吟子)相處,同時追尋自我、獨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戀愛中的種種際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說寫盡了做一名自由職業者的辛酸。
當時在圖書館一排排書看過去的時候,一眼掃到這本書,初看書名以為是講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類似的雞湯文。
那時候還不怎么排斥所謂的雞湯文,又實在喜歡此書封面上不深不淺的藍,就辦理借閱帶回家了。
那段時間正好是暑假,母親帶了小妹回老家去了。父親早在半年前就在外面有了新歡,從此很少回家了。就剩我和哥哥嫂嫂一起住。
那時也是找了活干的,在飯館,白天要工作將近十二個小時。本身新疆這邊作息要比內地晚兩個小時,而且又是在飯館這樣的工作地點,有時遇上聚會喝酒的客人,就得陪他們熬到晚上十二點多甚至一點。
也想在家醉生夢死兩個月,一想到開學高昂的學費還沒有著落,即使熬到再晚也會覺得值得。
每晚從店里出來,雖然疲憊,卻不想快快的騎車回家。戴上耳機,打開MP3,隨便點開一首歌,音量開到剛好聽不見路上人們嘈雜的聲音以及汽車經過打喇叭的聲音。就這么慢悠悠的聽著歌推著車子一步一步走回去。
書白天沒時間看,就只能安排到晚上。開一盞小臺燈,盤腿靠在床頭。整個房間只有我的呼吸聲,一頁一頁書翻過的聲音,和不時遠處傳來的火車的鳴笛聲。
書并不是泛泛而講的大道理,而是小說。這就更符合我的心意了。起初幾天,都是規定自己每天看完多少頁就去睡覺,到第四天,書已經看完了一半,且越讀越符合自己的心境,就一口氣全部讀完了。
等翻過了最后一頁,還沉溺在主人公知壽的世界里,只覺得故事還應該再長一些。就像是“慣性”一樣,要孤獨,就徹底孤獨下去,要悲傷,就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故事里知壽的生活恰好戳中了二十多歲的我的心。日子深深淺淺的過,溫吞吞的。想快,快不起來,想慢,也慢不下來,只能一天一天的數著過。不數也可以,日歷、手機、周圍人也會時不時的告訴你日子。
知壽她沒有那么多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事,這就是生活,不是故事??梢舱驗榇?,這愈發讓人動容,重新認識生活,唏噓不已。
不管什么時候,事先預定的別離總是比突然的別離更難。
別離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親人的病逝、朋友的離去、養的貓貓狗狗終有一天也會永遠的消失。年輕時我們經歷一樁又一樁別離,看到生活的本來面目,才會在后面的日子里學會坦然。
夏天熱戀,秋日分手,冬季離散,來年春天再次期待。
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無非昨天今天明天,無非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時間待每個人都是一樣公平,不同的只是心境。
成長路上,難免磕磕絆絆,心情起伏不定。經歷的事情多了,最后多半都會回歸于平靜,似乎發生再大的事情,也不覺得天會塌下來了,或者說即便天塌下來,好像也不那么在意了,平平淡淡,粗茶淡飯。
一個人,一個好的天氣,一個沒有雜事的日子,想出門便出門吸吸新鮮空氣,看看鬧市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車輛,看看郊區的野花開放,看看天上飄忽不定的云。不想出門,便龜縮在家里,滿屋子由著你坐著躺著趴著來回轉著,看看書,喝喝茶,打打游戲,嘆嘆氣,想一想那些在或不在的朋友,憶一憶那些好玩不好玩的往事,也不多想明天。
每個成長階段都有獨一無二的軌跡,直也好,曲也罷,都是生活一直在前進的證據。只要我們能夠像知壽那樣,也不要求你一下子活得通透,逐漸地接納那個時段的自己,似乎一切也沒有那么糟糕。
其實這就是生活的樣子吧。
知壽,她終究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覺得舒服的生活方式,不管有沒有人陪伴,也能過的很好,也能享受一個人的好天氣。
以前很怕孤獨,喜歡扎堆,后來,不得不一個人的時間越來越多,這害怕也就一點一點的散去了。開始慢慢適應孤獨,然后便是逐漸的享受孤獨。
在知壽的身上總能找到些許自己的影子,但是人生終會走過春夏秋冬,迎來春天,走向吟子的歲月。既然如此,何不就在一個人的時候去精彩呢。
作者青山七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想告訴他們,只要你肯邁出第一步,自然會有出路?!本褪沁@樣的啊,不論什么樣的生活,只要肯往前走一步,總會找到下一個落腳點。不要以為“車到山前必有路”是古人自作樂觀的豁達,這里面可是藏著人生哲學的。
不只是通過《一個人的好天氣》這本書和知壽這個人物才明白很多道理,看了那么多書和電影,聽了那么多歌和別人的故事,更加堅定了內心深處那個想法——即使是一個人,也要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享受屬于一個人的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