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的過程是升級打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有心酸、委屈和不解的地方。
其中對寶媽影響最大的,應(yīng)該是自我懷疑吧。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媽媽,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帶好孩子。
而且有些時候,讓寶媽自我懷疑的,偏偏是家里其他人的做法和說法。
有讀者在后臺留言說,自己一手帶大了兩個孩子,今年要上班了,讓婆婆過來幫著帶老二。老二3歲多,一到自己下班就各種“作”,本來正坐著著飯呢也不吃飯了,非讓媽媽喂,喂了也不好好吃,還要邊玩邊跑。
這時婆婆發(fā)話了,怎么我?guī)Я艘徽旌⒆痈鞣N乖,你才回來一會兒孩子就鬧成這樣?我看是你平時太慣孩子了!
老公在一旁冷眼旁觀。雖然沒說話,但那意思很明顯:你明顯不如我媽會帶娃啊!
寶媽心里很委屈,也很不解。為什么我一回來孩子就各種鬧?真的是我?guī)逕o方嗎?
其實(shí),還真不是。寶媽們也別太委屈,這恰恰說明孩子很愛你。
像這種媽媽一回來,孩子就各種“鬧”的行為,俗話叫“小孩兒磨娘”。可你知道小孩兒磨娘的真正原因嗎?
◆為什么小孩兒會磨娘?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jié),那就是:因?yàn)楹⒆痈阕钣H近,他才會對你最無所顧忌。
如果我們用孩子的眼睛看他度過的那一天:白天媽媽出去了,我很想她。但家里還有其他大人照顧我。我跟她不是特別熟,那我就乖乖聽她的吧。
等晚上媽媽回來了,我好想她啊!白天我吃了自己不喜歡吃的胡蘿卜,又玩得很累,還被奶奶/外婆給訓(xùn)了,好委屈。看見媽媽,我總算能放開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我就要她帶。我要讓她陪著我做很多事,因?yàn)槲抑浪盍私馕伊耍?/p>
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孩子就會做許多大人看起來比較“出格”的事。
其實(shí),孩子是在表達(dá)對媽媽的思念,以及通過各種“作”來撒嬌,以此抒發(fā)白天積累的不良情緒啊。
試想,在最親密的人面前,誰不是一秒變“作精”呢?
◆小孩兒“磨”娘時,媽媽該怎么做?
①首先要明確:你一回來孩子就鬧人,這不是你的錯
寶媽要拋棄掉自責(zé)和羞愧感。孩子在你面前鬧人,不是你的錯。恰恰說明你和他的親子關(guān)系特別融洽。
其實(shí)孩子“磨”的也不只是寶媽,而是自己最親的人。
如果你細(xì)心觀察,家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經(jīng)常帶娃的話,孩子最磨的反而不是媽媽,而是他們。
②其次要懂得:孩子永遠(yuǎn)慣不壞,無條件地接納才能給他滿滿的安全感
當(dāng)孩子鬧人時,其實(shí)是在發(fā)泄情緒,表達(dá)不滿。只要行為不是很過分(打人罵人當(dāng)然不行),寶媽可以全然接納,當(dāng)好孩子的情緒容器。
孩子的情緒一股腦傳遞給媽媽,媽媽用平靜的心態(tài)過濾一遍,再交還給孩子,對孩子情緒的穩(wěn)定、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心智發(fā)展,都有極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