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最開心的是收雙十一的包裹吧?
這兩天乘地鐵打車是不是會稍微留心一下旁邊有沒有書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把這兩件事兒就給聯(lián)系到一塊了。
因物質(zhì)占有的快感,進行了一次消費狂歡;
好開心,我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占了大便宜,哈哈哈,實際上花了不少本不該花的錢。
也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一個節(jié)日因為花了好多錢而聚眾慶祝。
又因精神炫耀的滿足,進行了一次傳播躁動。
好傲嬌,我是個有文化愛閱讀的青年,讓我丟出的那本書,成為烏央人海的一股清流吧。
然而最后,發(fā)現(xiàn)家里的書真的很愛的,舍不得丟,可以丟的,又覺得有處理垃圾的嫌疑,還是不給清潔工人制造麻煩了。所以最后,我并沒有丟出一本書。
而這兩件事,好像讓參與其中的人,感受了一次頗有儀式感的經(jīng)歷,并深深地記住了。
儀式感很重要,雖然儀式感有時候并無意義,且讓深卷其中的人忘了追究其實效性。
(被新世相拉上的品牌商,大概就是醬紫吧,然而也可能只是資源置換,并不知道給了多少聯(lián)合推廣費)
你記住那一刻,卻忘了后續(xù)結(jié)果。
這也是新世相被罵的緣由吧。
被詬病的一部分原因也正是近來對文藝青年式的只顧形式不顧后果的舉措之反感。
這不是一次成功的實效營銷。
沒考慮到環(huán)境,書被丟棄,話題更多在營銷人的圈子傳播而非大眾;然而這些人正是二級傳播的積極分子。
同樣請了明星,為什么之前的冰桶挑戰(zhàn)賽就沒被罵?
新世相應該把參與丟書活動的熱情度轉(zhuǎn)化為善款用來做公益是不是會好些?
倡導別人關注公益捐一筆錢,和倡導大家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到底哪種應該被鼓勵?
但確實一次好玩有趣的秀,包含了游戲、人與人的互動以及商業(yè)目的。
我們把這個活動當成一次簡單的信息交流來看,符合三個元素,
簡單,意外,具體
動作簡單——丟書,撿書,傳遞。
意外感——明星參與;每日往返的地鐵發(fā)現(xiàn)書
具體細節(jié)——某幾本書的名字,具體投放的時間,地點。
任何的溝通,符合以上三個元素,基本上就不會失敗。
當然,前提是正確的洞察——我們都愿意贊同多閱讀有益處這件事,而顯得自己是有追求的(雖然最后不一定會看)
那么,案例既然是成功的,那就應該被拿來琢磨研究一下。
不管是逃離北上廣,還是丟書大作戰(zhàn)。
新世相在制造一種讓大家躁動的儀式,真的擅長。
他們總在扮演那個點燃爆竹的那個人。(然后,好像就不顧后果了)
但相較于天貓雙十一“儀式感”裹挾全渠道營銷,實效性確實打個問號,然而今天人家也在公眾號說了,這是一次嘗試。你覺得這個游戲不合實際情況,但是否“實際情況”就有該被改進的問題呢。
想改變潮水的方向,至少先游起來~
來個小結(jié)
總之,有趣的,無害的嘗試,應該被允許甚至鼓勵的。也許會zuo出一些有益的儀式感,增加生活的趣味呢。
就像你說,看新世相的文章,總有一種中年大叔欲欺騙懵懂少女上床的嫌疑。
然而,沒有這些被你批斗的“作死”之事,我們的生活該少多少八卦談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