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去大西北
3月被朋友提及
腦海里自然而然
呈現出沙漠、戈壁、荒無人煙的景象
正如書中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賦予了沙州固有的蒼涼
莫高窟的開鑿得緣于一位云游和尚,他云游于此,突見前方萬道金光,狀如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鑿下了第一個石窟。
鳴沙山月牙泉沙漠,天地間的曲線渾然天成
明的暗的光影,遠的近的沙丘
蔚藍的天,純純的云,跟著駱駝群,行走在火辣的沙海里
朝著21點的夕陽,漸漸走,向著沙漠深處,越人煙罕跡,越純凈
蒼茫的沙漠,與空無一人的戈壁灘,筆直的天際線,無盡頭的前方,這便是遙遠和孤獨
狂暴的風沙,吹蝕著雅丹地貌,松軟的沙土,被卷走,被吹起,被刮來刮去,最終被雕成高矮不等的土崗,宛如中世紀的古堡。
漢長城,已經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戈壁,被風化,已經不是原來完整的樣子
輾轉而至青海湖,萬物復蘇取代了蒼涼廣袤
湖對面的草原,牛羊、經幡、帳篷、牧羊人,一幅塞外的風情
還有一大片的紫色花海,我和女兒叫它“普羅旺斯”
青海湖,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騎馬走進湖里,水很涼很清,水里的礫石清晰可見
青海盛產湟魚,十年長一斤,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肉質鮮嫩味道極其鮮美就是刺多
油萊花滿山遍野,野花也肆意揮灑,同是養蜂好時節。養蜂人個個心里有譜:3月浙江安徽油菜花開,4月江的油菜花正好接檔,5月北上山東楊槐花正濃,6月上旬轉戰大連,下旬又回到遼寧,7月青海省一望無際油菜花,待到8月又去內蒙古,9月吉林,10月黃山釆茶花,11月寧波枇杷花,直到過年...養蜂人年年四處漂泊,月月跋山涉水追花期,無比辛勞...
綠草與藍天相接處,牛群與羊群亙相追逐。牧羊人舉鞭歌唱,“風吹草低見牛羊”
曬干的牛糞羊糞生火取暖燒火做飯,在大自然的光合作用下,牧草茂盛,牛羊吃草,牛羊肥壯,糞便多了,屎殼郎把堆積的糞便化整為零,變成養分再輸送給牧草,牧草再茁壯成長,再供牛羊吃草,大自然的神奇生物鏈就這樣悄無聲息生生不息了
微風徐徐,蟲鳴啾啾,草香幽幽,何等的靜謐。夜晚入住黑馬河,等待日出。
5:40被老板叫醒看日岀,太陽只用幾分鐘的時間便離開地平線,仿佛一塊光焰奇目的瑪瑙盤緩緩向上移動
晨曦盡染湖面,那輕舒慢卷的浪花,好似身著白紗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
茶卡鹽湖的雕像是由鹽雕成的,在這里白花花的鹽是主角,主宰著這里的一切
天空之鏡,美倫美奐,好似換了人間
融化的雪水
從高懸的山澗而來
在山腳下匯成
涓涓而淌的溪流
我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們停歇下來
有的就地扎上帳蓬小棲
有的在清洗長途跋涉的自駕車
有的只為拍下這山這水這背影
看景色漸變
從丹霞紅巖冷杉林
變成起伏的大草原廣闊無垠的大草原
頻繁地出現放牧人
馬匹和蒙古包
牛羊群時不時穿越公路
完全不理會過往的車輛
我們只好放慢停下待它們安全而過
看到放牧人
我想起了孤獨,
他們很少幾個人湊在一起
看到的大多數是一個人騎著馬
或是騎著摩托車趕著自家的一大群牛羊........
在離別的最后這個涼爽的清晨,來到回族人的清真面館,再吃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面結束旅程吧。
此次深入大西北青藏高原,憑吊渾厚歷史文化藝術氣息,感受地貌蒼涼戈壁灘沙漠山體風光,享受清晨跌落在指間的第一縷陽光,守候夜幕降臨的日落飛霞,陶醉青海湖水純粹的湛藍,識得草原騎馬揮鞭趕羊的牧民,細數茶卡如云如雪如山的青鹽,最后感謝一路開車師傅的淳樸,讓我們身處異鄉還能如沐春風,感恩生活給予我們這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