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先生的一個高中女同學王,是典型的女強人性格,人沒壞心眼,但是比較霸道,直接。
她只讀了個二專但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干的不錯,深得老板的賞識。她的性格用在和客戶打交道上,為其加分不少。但我們和她在一起吃飯聊天,必須心寬腦粗,否則指不定就會被哪句話給嗆著了,不過因為大家都是好朋友,自然是理解并且習慣她了。
記得14年剛認識她的時候,她和另外一個共同好友是打著不婚的旗號的。她家境不錯,人又長得漂亮,而且事業正鴻,我們也覺得很難有她能看上的男人了。我們議論如果真有哪個男人被她相中,那也是有得受的,她的暴脾氣。
15年的時候,她與同公司的一名室內設計師也就是她現在的老公蔣戀愛了。
毋庸置疑,是蔣先拜倒在王的裙擺下了,苦苦追求半年之久。他們確定關系后請我們一群人吃飯,可以看出來,蔣與王的性格是屬于互補的,而且從蔣看王的眼神中可以讀到滿滿的愛意。但是后來私下王跟我們吐露過很多次,她并不滿意現在的這個男朋友,她不開心,她覺得跟他沒什么話說,她看他并不特別順眼,無論男方做什么,她總是能挑出毛病,包括還有男方的父母…
所以,其實我們都知道了,他倆不合適,至少王是這么覺得的。作為吃瓜群眾,我們只能跟她說隨心而走,畢竟自己的感覺最重要,而且我們也希望她是嫁給愛情的。
感情中,其實愛不愛自己是很清楚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外力來說服自己或者蒙蔽自己。
16年初,王懷孕了。隨后他們舉辦了婚禮。
再后來,他們的兒子小石榴出生了。因為和婆家生活習性不同,過不到一塊去,王在休產假時就住回了娘家。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及之后,王跟我們吐槽過多次關于蔣以及他父母的種種劣跡,結個婚干什么。男方確實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比如孩子出生后沒及時去看,禮錢給的太少等等。但是王內心的不滿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她對蔣沒有真正的愛,他并不是她的菜,至少不是合乎胃口的那道。
當初因于年紀,和來自家庭的壓力,王將被貼著“大齡剩女”標簽的自己嫁了出去。她沒辦法堅持不婚,因為頂不住不孝的帽子,也沒有等到讓自己傾心的王子,只得應了一個對自己好的過日子伙伴。
殊不知,婚姻是戀愛階段的結束,卻是一輩子柴米油鹽生活的開始。生活本身已經不易,壓力巨大,如若再沒有愛,沒有對等,沒有溝通,沒有理解和包容,沒有互相鼓勵與扶持,會有太多的問題,終究兩個人會漸行漸遠。
當下確實有太多的適婚男女、大齡青年到,并不是因為遇到對的人,而是迫于年齡和輿論以及父母孝道的壓力,而走進了婚姻。如此這般,使得結婚簡單,離婚也容易。
而從我看來,婚姻是為了讓兩個人甚至關系到兩個家庭體驗更豐富的人生,讓生命更加完整和圓滿。雖然過程中會有摩擦,有困阻,但攜手共進,創造燦爛,更多的應該是收獲喜悅和幸福。
如果1+1不能大于或者等于2,那1和1的結合又有什么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