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薩爾賓,一座洋溢著濃郁維多利亞風情的蘇格蘭移民小鎮[阿德之南(1)]

? ? ? ?“阿德”,我習以慣用的“阿德萊德”簡稱。當然,也有不少朋友喜歡以略帶戲謔調侃的口吻,將這座南澳大利亞州首府城市稱之為“阿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野娃

? ? ? ?醞釀了些時日,一個以探尋澳洲最早中國移民足跡、十九世紀中葉淘金華工登陸地羅布(Robe)為主要目的地,最南輻射至南澳第二大城市芒特甘比爾(Mount Gambier)的自駕籌劃終于成行。

? ? ? ?自本篇小文起,我將陸續介紹此行所聞所見之人文自然景觀,權且算個小小的“南澳南行記”吧,是份作業,也是一扇小窗,如果能助力大家進一步加深對南澳的印象和認識,那我自是欣慰至極,盡管這僅不過是廣袤南澳大陸的只鱗片爪。

? ? ? ?首站斯特拉薩爾賓(Strathalbyn),自哈雷特灣(Hallett Cove)家出發,斜出東南,距離50公里。

? ? ? ?車過歡樂谷水庫(Happy Valley Reservoir)不遠,公路開始翻越阿德萊德山。不過,這已是這條大致呈南北走向綿延山脈的東南邊緣,山勢較其北部平緩了許多,加之車流量稀少,行駛起來甚為順暢,不到一小時即順利抵達。

? ? ? ?關注斯特拉薩爾賓好久了,有關其地名的由來,發現也一直有著不同的闡釋。實際上,Strathalbyn由蘇格蘭蓋爾語Strath Albyn兩個單詞組成。“Strath“意思是”寬闊的山谷“或”有河流穿過的山谷“,這個似乎沒有爭議,分歧主要出在”Albyn“上。

? ? ? ?說實話,我的英語水平很初級,蓋爾語于我來說更是天方夜譚,按理說本不該去鉆這個牛角尖。但做事一向不愿湊合的秉性又強迫我不得不較真。于是,就這個“Albyn“,我還真是認真到幾乎執拗地從眾說紛紜中大致梳理出三個不同的解讀版本:

? ? ? ?其一,認為“Albyn“是古老蓋爾語中識別蘇格蘭的古老方式,意即“Albyn“就是“蘇格蘭”的法定指代名詞。按照這個說法,”Strathalbyn“用漢語就可以解讀為”蘇格蘭山谷“。

? ? ? ?咦,好像有點兒意思,不然,我們怎么會在口頭上習慣將其稱作”蘇格蘭小鎮“呢。

? ? ? ?其二,由“Albyn“引伸至“Albion”,說這是可稱之為斯特拉薩爾賓開拓者之一的約翰·蘭金(John?Rankine))博士當年持有大量股份的一家鋼鐵廠的名稱,并據此認為,是約翰·蘭金博士將Strath Albyn這兩個單詞縮寫為”Strathalbyn“的。

? ? ? ?如是,這個地名譯作漢語的話應該咋說?

? ? ? ?”鋼鐵廠山谷“、”鋼廠山谷“,又或”鋼鐵山谷“?

? ? ? ?不像那么回事兒!何況,作為拓荒肇基者,到了一方新天地,實在想象不出,能有多大的可能那么沉得住氣,要等若干年鋼鐵廠建好了之后,才想起來給這個新家園起名字?

? ? ? ?所以,要用排除法的話,我首先會P掉這一說。雖然這個說法居然很主流。

? ? ? ?三,也是由“Albyn“引伸“Albion”,稱“Albion”有一個釋義是”白色“,并極具畫面感地引入到當初的特定情境中:

? ? ? ?1839年,包括威廉·蘭金(William Rankine)、約翰·蘭金(John Rankine)兄弟在內的150名蘇格蘭新移民,乘坐“費爾菲爾德”號海輪,遠涉重洋抵達阿德萊德。

? ? ? ?然而,雖順利踏上彼岸,但其中以蘭金兄弟為首的一批勇敢而堅定的蘇格蘭人并沒有停下腳步。他們知道,理想中美好自由的新生活,只能靠自己的奮斗去創造。因此,他們握拳銘誓,立志要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丈量屬于自己的新土地;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建造,建造屬于自己的新家園。

? ? ? ?于是,堪稱斯特拉薩爾賓開拓者的他們相互攙扶依偎,在荒蠻的原野叢林里艱難跋涉,穿山越嶺,漫漫追索。

? ? ? ?終于,當他們行至安加斯河畔的一個蜿蜒環曲的山谷時,仿佛上帝出手幫他們圈定了目標:明明一路晴空朗月地走來,卻偏在此處遭遇白紗水袖般輕歌曼舞的迷霧。

? ? ? ?大霧時濃時淡,飄忽不定,將整個山谷團團籠罩。人們駐足凝望,但見霧中掩著樹,白里透著綠,陰晴輪轉,明暗互替,夢幻迷離,美侖美奐。宛若仙境的場景,誘得人們不約而同地一聲驚呼:“Strathalbyn”!

? ? ? ?“白色山谷”,抑或“白山谷”、“白谷”,新家園的芳名應運而生。

? ? ? ? 詩意,浪漫,貼切,這個童話般的命名由來,無須任何理由,我當然一百個相信和贊成!

? ? ? ?小鎮的信步徜徉,我們是從位于南大街的斯特拉薩爾賓火車站開始的。

? ? ? ?火車站建于1884年。掐指算來,這已是小鎮第一批移民開拓者安營扎寨的四十五年之后。其時,自芒特巴克(Mount Barker)南延的鐵路抵達該鎮。最初的車輛是馬拉的,但迅即就進入了蒸汽機車時代,線路運營能力空前提高,如此日日月月,直至1984 年關閉,小站整整忙碌了一百年。

? ? ? ?如今,鐵路小站的原貌依然原汁原味地完整保留著,作為一種直觀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為了活化這條南澳歷史上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鐵路運輸線,滿足人們對歷史風貌的追憶和懷念,一列名為“蒸汽游俠“(SteamRanger)的南澳遺產鐵路旅游觀光火車仍在不定期地運營著,北啟巴克山(Mount Barker),經停斯特拉薩爾賓,繼續向南穿過沿海度假小鎮古爾瓦(Goolwa),終到維克多港(VictorHarbour),展示珍貴工業遺產的老當益壯,撫慰著人們的懷舊情結,氣勢磅礴而又溫柔繾綣。


? ? ? ?豈止是火車站、鐵路線,漫步老街,自建成啟用之日起,百年不殆,恒久專營,沿用至今的歷史建筑亦俯拾皆是。

由英國著名設計師設計于19世紀60年代,1930年啟用,現仍照常營業的儲蓄銀行大樓


建于1865年,現仍正常營業的維多利亞酒店(Victoria Hotel)


兼具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的斯特拉薩爾賓郵局建于 1911-1912 年,因其與斯特拉薩爾賓鎮的發展密切相關而具有歷史意義,2004年列入聯邦遺產名錄,且至今仍在正常使用。

? ? ? ?相對于澳大利亞其他若干州,阿德萊德乃至南澳州是一個由純英國移民開發的大陸。換句話說,這里不存在所謂流放犯乃至流放犯的后裔。這里的現代文明,都源于新移民賡續近二百年的播撒奮斗。

? ? ? ?斯特拉薩爾賓當然也不例外!

? ? ? ?回首歷史,小鎮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始自肇基之后的三十年。

? ? ? ?那場難忘的一見定終身的濃霧,用現代科學的觀點去解釋,其實昭示了這方土地蘊含的珍貴水文資源。果不其然,貫穿全境的安加斯河與布雷默河,為斯特拉薩爾賓廣袤的肥沃平原提供了流淌不息的生命之水,而河畔寬達數十公里的開闊林帶,則順理成章地成為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

? ? ? ?不僅可耕可牧,更加之小鎮地處連接阿德萊德與墨爾本兩條主要移民流動路線上,行旅終年不絕。特別是在騎馬及步行時代,這種地理特點,渾然天成地賦予斯特拉薩爾賓兼具行人驛站、物流轉運的集散功能,與之相適應的服務行業隨之勃然興起,財源廣進,日臻鼎盛。

? ? ? ?這個時期,尤其是1861年后,小鎮人口在短短六年內增加了兩倍,成為南澳最大的農業城鎮之一,也是南澳極為重要的糧倉,面粉廠門前排隊馬車停滿大街的景象,已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 ? ? ?不僅農牧商服行業發達起來,其他行業也得到長足發展。到1870年,小鎮已擁有銀鉛礦、鑄造廠、機械廠、車輛制造廠、煤氣廠等企業,且修建了連接斯特拉薩爾賓與古爾瓦的寬軌電車軌道,等等,等等……

? ? ? ?如今,我們漫步在小鎮老街上,仍看得到那個繁榮時代留下的歷史影蹤。

安加斯磨坊是斯特拉薩爾賓第一家面粉廠,由唐納德·戈蘭(Donald Gollan)建于1847年,1849年毀于火災,重建后一直使用至1961年。


1864年擴建的糧倉大樓,也常被用作音樂會、公眾集會和宗教活動的場所
?與老磨坊及糧倉大樓一路之隔的,是建于1917年的發電廠,1938年轉作斯特拉薩爾賓商會辦公室,1976年則轉贈給斯特拉薩爾賓區議會使用。前廊四根科林斯立柱是其醒目的建筑特征。?

? ? ? ? 然而,仿佛應驗了 “歷史總是螺旋式發展的”那句話。時光來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斯特拉薩爾賓的輝煌時代令人猝不及防地戛然而止了。究其原因,最致命的一條是隨著新的公路路徑漸次開通,斯特拉薩爾賓遠離了阿德萊德通往墨爾本乃至金礦方向的主干道,人流物流驟然銳減,商賈重鎮地位不再,冷寂蕭條勢在難免。

? ? ?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陰雨”,不單是商業服務業衰退,以往甚為倚仗的農業,也由于連年耕作,土地肥力不可持續,兼之作物病蟲害增加,又偏偏遇上了氣候循環變化的干旱周期,支撐小鎮根基的農業支柱轟然倒塌。從而造成人口大量流失,百業凋敝,小鎮陷入低迷狀態,一蹶不振二十余年,直至二十世紀初。

? ? ? ?現如今,斯特拉薩爾賓仍保有40余幢維多利亞時代風格的歷史建筑,其中許多已列入聯邦文化遺產,這也是小鎮誘人慕名而來的重要原因所在

? ? ? ?需要說明,我這里強調的是“風格”。因為,“維多利亞時代風格”側重的是建筑形制,而“維多利亞時代”則事關建筑物的斷代即建造時間,兩者不可混同。


建于1924年的澳大利亞商業銀行斯特拉薩爾賓分行大樓


? ? ? ?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拉薩爾賓,包括后續行程中造訪的龍蝦小鎮亦即東南金斯頓(Kingston SE)等旅游小鎮,市政當局對這類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歷史建筑,都有簡潔明晰的推介。雖是不大的方寸展牌,但歷史老照片、建造年代及建筑沿革等信息均有簡要標示,使有興致的造訪者都能如愿了解這座建筑的過去和現在,從中感受一個城市的友好與貼心。另一方面,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與氣質風度,也藉以這種形式得以充分展現。


布萊克威爾大廈(多利提斯店)包括一幢兩層商業樓宇,后方附設一幢單層住宅,并于1885年增加了走廊和陽臺。

? ? ? ?小鎮重煥生機的具體年代,手頭暫時沒有第一手資料,但分析應該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因為小鎮的許多重要歷史建筑,大多建造于這個時期。一般而言,這些特征往往是證明一個城市繁榮發展的典型標志。


? ? ? ?士兵紀念花園里草木蔥蘢,環境優美,但尤其吸引并拖住我腳步的,卻是一塊既不巍峨也不奇秀的紀念碑。

? ? ? ?石碑鑲嵌的銅質碑文大意是:

? ? ? ?“在一個飽經風霜、巖石嶙峋的山坡上,無數的孩子在那里嬉戲玩耍。那里矗立著一塊石碑,標示著哀悼者祈禱的地方。就是在這里,先驅者的遺體與他們打碎的柔軟的泥土交織在一起。他們建造了我們的城鎮,讓我們時時想起他們這些堅強的蘇格蘭農民。在小溪的對岸,他們建造的教堂守護著他們的安息之地。他們為我們留下了這份遺產,這些高貴種族的堅定支持者。他們建造,他們受苦,他們勞作,卻沒有我們所享有的舒適。讓我們住在這附近的人,維護好他們的創造,而不是毀滅。“

? ? ? ?碑文讀來令人動容。眼前那些散發著古銅色金屬光澤的一串串英文字母,仿佛幻化出無數動態人物的影子,近二百年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蘇格蘭人的影子。他們中有先驅者,有后來人,男女老幼,形形色色,但他們對這一方熱土的摯愛,同出一源。試想,有了這樣的拳拳之心,又有什么樣的美好創造不出來呢?

圣安德魯斯聯合教堂始建于 1844 年,最初是一所學校兼教堂。1857年開始擴建,1869年鐘樓完工,是斯特拉薩爾賓最高最美的建筑。

? ? ? ?注意到一個歷史細節,當1840年斯特拉薩爾賓第一批開拓者擇定居住地址之時,即議決將安格斯河岸保留為公園綠地,打造為小鎮居民的休閑中心。

? ? ? ? 迄今18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決議至今依然絲毫不改半分。士兵紀念花園就是當年議決要重點保護的河岸綠地,至今仍是小鎮的心臟、市民休閑的中心。


? ? ? ?雖是初來乍到,但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里,同時也見證了那些長居于此的老居民,他們為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園里,而自內心散發出的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 ? ? ?游覽期間,或是打探問詢,或是路遇閑談,所遇之人無不熱情開朗,洋溢著絲毫不加掩飾的滿臉驕傲。尤其在陣亡士兵紀念碑前遇到的一位銀發老太太,見到我們,如同見到多年未曾謀面的老友故交一般,駐足良久,侃侃而談。聽我們夸贊小鎮的美麗,老太太的笑臉,像綻放的鮮花一般燦爛。

? ? ? ?四個多小時的流連轉瞬即逝,因為還有接下來的行程,只能與小鎮依依惜別。當然我們知道,來的不是周日,有的展館不開門,難免留下小小的遺憾。我們也知道,來的也不是每月的第三個周日,故而不得遇見斯特拉薩爾賓市集,未嘗領略一番熱鬧非凡。我們還知道,來的更不是每年8月的第三個周末,難以與每年一度的斯特拉薩爾賓古董與收藏品博覽會謀面,從而在滿目琳瑯尋覓我們的發現。

? ? ? ?不過,這又有什么呢,區區一個小時的車程,以后補上又有何難?

? ? ? ? 車輪沙沙,載我距美麗的蘇格蘭小鎮越來越遠,但思緒仍圍繞它縈繞回旋。

? ? ? ?我在想,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正是“日不落帝國“最為強盛的時期,在劃時代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當時英國國民的生活水平相對來說自不待言。但為什么這些蘇格蘭人舍棄優渥的既有生活,不遠萬里,跨海越洋,非要遷徙奔向一個未嘗可知將來的陌生世界呢?

? ? ? ?答案或許不一而足,但我覺得,最根本的一條,應該是他們對更加美好自由新生活的無限向往和追求。為了這個,他們敢于冒險,勇于探索,富于實干。于是,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抵達幸福美好的彼岸。

? ? ? ?文明而有愛的社會才是宜居的家園。

? ? ? ?用眼睛而不是耳朵認識世界,我喜歡這種體驗。

(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367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0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1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3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17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6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3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0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99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4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12評論 1 367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33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0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21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8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