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匆忙趕往班級,立刻埋頭批閱作業。剛把作業畫完,上課鈴響了。上完課,該訓學生的訓(訓者,單獨教育也)、該處理的事情處理,一通忙碌,終于一切都搞定,剩下的時間干嘛?隔壁的同事溜到辦公室,閑聊,我覺得有趣便大笑兩聲、插兩句嘴兒。嬉笑怒罵間,一分鐘溜走、一節課溜走、一天溜走、一個學期也很快就溜走了。
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嗎?真的不需要下班后再處理的嗎?上班的時候要多問問這兩個問題,爭取在上班時間完成所有教學任務,不把工作帶回家。在學校備課,在學校編制中等生講義,在學校整理、書寫當天的教學反思,在學校思考、處理班級事務。
所有教學方面的事情真的都做好了,接著問自己:今天做難題了嗎?我今天在數學上又有什么新的進益嗎?對,沒課的時候做一下競賽題,沒課的時候讀一下《中學數學參考》,沒課的時候認真學習大學數學內容。
一年365天,在學校時間達200天,這200天我一定要充分利用。每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五六點(這幾本是我的上班時間),除去中間的午休時間(兩三個小時),我每天在學校的時間高達八九個小時,這八九個小時我們稱之為“上班時間”。上班時間要充分利用起來,一分鐘都不能浪費,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干。教學工作也需要規劃,除了當下的“茍且”——備課、上課、批閱作業、當個指導學生;還有教學上的“詩與遠方”——成教育大家、書等身著作、育學生靈魂。我們不能將所有的上班時間都用來處理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我們更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這樣,我們在教學上才能走得更高、走得更遠。
子曰詩云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