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是2008年的晚上。我和老公滿懷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騎著摩托車,從當時正在修的今世緣大道上回GG。一路上,我倆聽著從路邊各家傳出的奧運會開幕式的各種激動自豪的聲音,我們邊聽邊聊,帶著民族自豪感嘮叨著我們的小家,我們即將擁有的小窩,那心情自然無需太多言語!
我們結婚的婚房是公婆早年在老家蓋的。婚后,搬到單位宿舍,一直住在單位。也就是一個念想,要到縣城買房,這樣離娘家更近些,回娘家方便些。于是,2008年的八月初,我們完全自力更生買下了屬于我們自己的第一套房。
兒子從7歲到14歲,我從一孩媽變成了兩孩媽,老公從意氣風發的青年走向沉穩大氣的中年。那里有太多太多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們一起在客廳打球、在地上打滾。黑暗中,和兒子窩在他的小床上聊喜歡哪個小女孩,聊善良、正直、虛偽.......沙發上、茶幾上、兒床上、我們床上,全都是爺倆下棋的地盤。五子棋、跳跳棋、軍棋、象棋、國際象棋全都光顧過。那里,留下了我們太多的歡聲笑語,還留下了女兒一歲前的時光。
這樣的房子舍不得出租,又用不著,于是起念:賣掉,到淮換房。(寫到“賣掉”兩字,都覺極其不忍。搬家時,是抱著要住一輩子的信念入住的)
掛網上,來來往往來了許多看客,雖對房子都滿意,但始終沒有結緣。年前遇一夫婦,非要買,我倆不知所措。老公說,就像養了多年待嫁的閨女,真正到日子的那天,有太多不舍,太多的割舍不下。最終是我們勸買家多多考慮,使熱情洋溢的買家熄了火。年后又一買家,男方不在家,只女主人看過一次,便要買。猶豫再三,決定賣掉,因為似乎不賣也只是大多時候空在那里了。
簽合同,我沒去。總有遺憾,對老公賣的價格總有不滿。其實,再高的價格,都是各種舍不得,不滿的是失落的心情。只是無法管理這樣的情緒,借老公排解。但,他也是有眾多不舍。可憐的他只是說,媳婦,我也難過,咱想想以后的事,想想要換更大房了。我無比焦躁,不知所終。又電話好友,獲得傾訴,得到安撫,無處安放的情緒得以釋放,似乎放松了一些。
房子,有時是商品,有時也是美好的回憶;有時是住宅,有時也是避風的港灣。
其實,從學校宿舍搬到我們的第一個家后,多次在夢中,又回到當時住的南校,夢里一家在當年的小廚房做飯,那樣的幸福與滿足。也許今后,在陽光嘉園的生活也會來到我的夢里,會再一次感受那樣的美好與幸福。
安住于當下,對于一切已逝的事物、時光、生活也是一種尊重吧!
借本周作業機會,梳理一下,全當記錄,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