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突然發(fā)現(xiàn),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已經(jīng)一大堆了;
看著他們無憂無慮地玩耍、打鬧、吃東西······十幾二十年前的自己,仿佛就在眼前。
作為農(nóng)村出來的大學生,難免不被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追問:高中應該怎么學呀,給你弟弟妹妹講講唄。
講完了,就寫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是第一篇,簡單聊聊生物和化學。
?
先說明,文中的方法、技巧,只是我所能想到的,自己用過的,或身邊朋友用過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適合你,當做參考。然后,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忘記了,繼續(xù)探尋、尋找;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個人價值觀,以及未來的人生道路。
言歸正傳,我們一科一科地聊。
1.生物
生物,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其特點是,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很碎,就像文科中的地理、歷史一樣。這一點,如果你已經(jīng)在高中待了一段時間的話,應該有所感觸。
在我看來,若想學好生物,別無他法,只能多花些時間去背誦記憶。純粹地背誦記憶確實很痛苦,尤其是當自己沒有興趣,在被強迫地情況下;在這里,有一個方法或許會有幫助——
高中是,應該會經(jīng)常聽到老師會說一個詞,叫做“理解記憶”。所謂理解記憶,首先絕對不要整篇整篇,整段整段一字不落地背下來!那樣很耗費時間和腦力,且對常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我理解的“理解記憶”,是指對于老師要求的重點,可以先將那段話的所有文字通讀幾遍,理解大概意思之后,只需要重點記憶關鍵詞就可以了。借由關鍵詞能做到,聯(lián)想起其前后左右的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就OK。
前后左右的句子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幫助理解這個知識點是什么意思;第二個是考試的時候,見到這些句子,你知道在考什么知識點;而不至于本來已經(jīng)記住要填寫的關鍵詞了,卻因為不知道題目在考什么,而錯失分數(shù)。
或許,你們還不知道該怎么找到一段話里的關鍵詞,這里有兩個小技巧可以嘗試——
第一,一般情況下,合格的任課老師在課堂上會特別強調(diào)某句話里的某兩三個詞特別重要,那就是關鍵詞;所以,一定要認真聽課哦,然后用筆標記下來;
第二,從考試題目中找;填空題、選擇題、大題的前兩三問······生物試卷上的這些題目,一般都是考很基本的概念題;這些題目里,需要你填寫的內(nèi)容,就是你要記住的關鍵詞。
生物的知識點,或許不能夠全部熟練記憶;但借用上述的方法,記憶大部分知識點,然后每一次考試拿到90%左右的分數(shù)還是有可能的。
而且,生物,講動物、植物、人體結(jié)構(gòu)等知識,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你們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任何一科,只要有興趣,還是很好學的。
2.化學
化學,跟生物有相似的地方。這門課的知識點也同樣很多,很碎:元素多,物質(zhì)多,性質(zhì)多,方程式多。但沒辦法,還得記。
化學的“理解記憶”,跟生物又有些許不同。化學有一些很基本的知識點貫穿整個學科,它們就像是是樹的樹根,房子的地基,沒有樹根,樹就活不了;沒有地基,房子就建不起來;沒有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就沒有化學這門學科。
那樣的知識點,包括——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里又有大概十幾個左右的元素,在高中階段極其重要,像氫、鐵等;
除了元素之外,還有二十余種常見(考)物質(zhì)的基本性質(zhì),包括物理性質(zhì),比如顏色、氣味、固態(tài)還是液態(tài)等;和化學性質(zhì)。
要想學好化學,這些最基本的,如地基一樣的知識點,必須要牢牢記住,要達到“做鬼都不能放過”、“化成灰都認得”的地步。
這些知識點的獲取,主要靠自己平時多留意一下,在教材里、在參考書里,在試卷上······哪些元素、物質(zhì)出現(xiàn)的比較多;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
一般而言,有經(jīng)驗的老師,在他們潛意識里會知道哪些是最基本的內(nèi)容,但一般可能做不到將那些內(nèi)容總結(jié)出來,幫助同學學習。但你們可以去提醒老師,讓老師幫忙總結(jié)一下。
尤其,是在高三總復習的時候。
學化學,將這些基本的知識點牢牢記住是第一步。聽起來可能會有些困難,但也不用怕,高中三年,你們會有各種機會碰到那些知識點,一次記不住,就兩次,兩次記不住,就三次······總會記住的。后面,聊錯題本的用法時,我再好好說這一塊兒。
而現(xiàn)在聊的,是告訴你們這些方法,讓你們有意識去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只要你們愿意帶著這樣的意識去努力學習,學會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不要有壓力。
化學的學習,一方面是對物質(zhì)性質(zhì)等基本知識點的理解記憶,這個上一部分已經(jīng)聊過;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是對方程式的理解記憶,尤其是接觸到有機化學之后,方程式會變得很復雜,看起來都嚇死個人。
方程式的記憶,可能要注意的幾點——
簡單的尚可以直接背下來,比如硫跟氧氣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什么情況下生成三氧化硫;
有些復雜但有規(guī)律的方程式,可以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記憶;比如酸堿反應會生成水,根據(jù)金屬單質(zhì)的活躍性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沉淀析出、或者是置換反應,比如鐵比銅活躍,所以鐵單質(zhì)可以在硫酸銅中析出銅;這些,只要第一部分的那些基本知識點能記住,就不成問題;而且,會很有意思。
最后,對于比較復雜的方程式——
方程式的書寫無外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和方程式的配平;反應條件沒什么好說的,無非加熱或者加催化劑,這個記住就好,而且題目中一般都會給出;
對于有反應物,寫生成物,這里有一個小技巧:先分析反應物的性質(zhì),鹽、堿、酸······有哪些,然后根據(jù)酸堿生成水、析出沉淀、金屬與酸反應、水見強酸會消失等基本知識點,確定下來一兩種生成物;根據(jù)這一兩種確定的生成物的元素、原子團,嘗試配平方程式;配平之后,看反應物那里還剩下哪些元素、原子團,這些剩下的東西,根據(jù)基本知識點,能合成哪些物質(zhì),然后寫下來就OK了。
總結(jié)一下,就像把大象裝進冰箱分三步一樣,復雜方程式的書寫也是三步:第一步,根據(jù)反應物性質(zhì)確定一兩種生成物;第二步由確定的生成物,大概配平方程式;第三步,把剩下的元素、原子團進行組合。
還有一些題目,會告訴你生成物,讓你推測反應物,這樣的題目一般比較簡單,只要根據(jù)物體的性質(zhì)逆推就好了;但偶爾也會有些難的題目,對于那樣的題目,大家都不會,能不能拿分,看命吧~~
化學,首先把基本知識點牢牢記住,這能保證成績不會太差;之后帶著思考,多從題目中理解書中的知識點,總結(jié)書中沒有但可能會考的知識點;這樣,一般八九十分還是沒問題的。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
限于不接觸高中已經(jīng)好幾年了,且單靠文字,也很難表達得清楚;所以,重要的還是靠自己領悟?qū)W習方法。
下一次,我們詳細聊一聊物理、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簡單聊聊語文、英語;之后,我會聊聊錯題本的正確使用方法,該如何看待考試分數(shù),自信、學習興趣的建立;還有一些其他,對高中生來說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但要讓你們知道的事情。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