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戀愛時就是被他寫得一篇文章打動,他寫到了他的媽媽在燈下伴讀的情景。
老公家是農村的,小時候家里很窮,婆婆很能干,她雖然是地主家出生的小姐,可是一點不怕吃苦,干起活來利落麻溜,把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條。在最窮的日子里都沒有讓孩子們餓過肚子。婆婆常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計劃就受窮。”
婆婆讀過書,讀至高小,在那個年代算是很有文化的人。讀過書的婆婆顯得與眾不同,氣質超群,待人接物極有教養。
老公上學期間家里很窮,兄弟姐妹五個,一個挨一個的上學,經濟很難承受,但婆婆鐵了心,再窮,也一定要讓每個孩子上學。
先是大姐上至初三,對女孩子來說知識夠用。先下地務農,一來可以減少開支,二來增加收入,大姐省下來的讀書錢可以讓弟弟妹妹們繼續讀書。在二姐重讀一年第二年考上大專的時候,弟妹們還在讀小學,老公那時上初三。婆婆決定,讓成績優異的他放棄高中,去考中專,學石油,出來吃國家糧,四年畢業工作后掙工資就可以供弟弟妹妹們繼續讀書。
每次想到老公的這段經歷,我真有心臟絞痛的感覺。老公的愛讀書和愛鉆研的勁頭明明就是塊讀書的料嘛,當年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打破了幾年沒人考取的光頭記錄。當年的班主任現在見了公公婆婆還直說可惜了一個好苗子,是個讀大學的料。
等到老公畢業工作后繼續供弟妹上學,直至他們大學畢業。
現如今,婆婆的五個孩子都有很好的工作和安穩的生活,孩子們也在城市里給公公婆婆買了大房子,她們如今衣食無憂,安享晚年。
在最窮的時候,婆婆說她沒有借過一分錢。怎樣的智慧才能咬牙堅持過最苦的年月,我沒有經歷過,但我感受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