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年了,處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兩天朋友圈個個都在曬美食,滿屏幕都是五湖四海的特色食物,令我這個典型的吃貨垂涎欲滴,很后悔呆在這座號稱“節日空城”的大都市,沒有做出回老家過春節的決定。
? ? 前兩天,超市里人滿為患,今日早上起來吃完早餐后,我慢悠悠地晃去菜市場,準備再挑選幾樣好菜回來招待中午的客人,好家伙!誰知道菜市場那叫一個冷清,幾乎空無一人,我只好打道回府,拐到超市里買了火鍋底料和幾樣菜拎回去。
? ?今年的除夕,照例像往年一樣,按北方習俗和婆婆一起包餃子,從小吃米飯長大的我,居然在這樣的習俗中度過了十個春節,想想還挺佩服自己的。
? ? 記得十多年前,父母第一次在電話中問我男方是哪里人,我回答是河南人時,父母的極力反對,當時他們還沒有見過我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媽媽在電話中苦口婆心地勸我,大意無非就是河南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面食,我從小就是吃米飯長大的,而且在飲食上一直都很豐盛,怕我受不了飲食習慣的差異,要我至少得找一個吃米飯長大的男士才算靠譜,當時正在熱戀中的我,哪里聽得進去這些,還怪他們杞人憂天,這年頭,活人難道還會被餓死呀?難道天底下所有的夫妻都必須飲食習慣相同才能相守一生嗎?
? ? 無論媽媽怎么勸我,我都不聽,最后在電話里不高興地說了一句“不要輕易下結論,習慣算什么?等你們見了人再說!”
? ? 不得不承認老公是個情商極高的男人,雖然當時他還是個不折不扣地“三無”人員,但穩重得體的談吐,加上長得一臉福相,第一次見我父母,就拿到了“綠色通行證”——前一天還在電話里極力反對我交了河南男友的父母,第二天就說尊重我自己對婚姻的選擇,這九十度的急轉彎態度,確實讓我當場懵了!
? ? ?我相信愛情的力量,更相信自己的選擇,所以當時也做好了跟他吃面食的心理準備。
? ? ?即便如此,最終我還是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去適應不同的飲食習慣,明白那時的確高估了自己對習慣的淡然。
? ? ?剛結婚沒多久時,公公婆婆來深圳小住,有一天中午見婆婆在包餛飩,煮熟之后的確很好吃,我以為這也就當小吃一樣,隨便吃著玩的,到了下午三點鐘,我肚子有點餓,跑去跟正在看電視的老公說,我還沒有吃飯呢,老公扭過頭來詫異地說,你吃過飯了呀?我更糊涂了,硬說自己從早上到現在,都跟他在一起,中午根本就沒有做飯,怎么可能吃飯?他哈哈大笑拍著我肩膀說,在北方,吃任何一種面食,都稱為“吃飯”,中午吃得餛飩,所以也算一頓飯,原來我據理力爭了半天,最后敗倒在一個名詞的統稱上。
? ? ?這可能聽起來像笑話,實際上卻是我的真實生活。
? ? ?因為老公不挑食,特別好養活,加上他常年在外奔波,無論米飯還是面食,他都可以吃,當年我也不會做面食,基本上都是做米飯,看他吃得挺香的,以為河南人吃面食只是個傳說罷了。
? ? ?直到與公婆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時,才知道吃面食絕不是傳說。
? ? ?婆婆的面食做得很贊,包子、餃子、餛飩、油餅、饅頭、雞蛋餅等輪著做,但他們習慣早餐吃面食,中午偶爾吃面食,晚上吃稀飯和饅頭,這巨大的生活差異打破了我二十多年吃米飯的常規,我們也一直在試圖尋找平衡點。
? ? ?為了南北飲食習慣更好的融合,公婆也特別照顧我,十年來,都是堅持每天做一頓米飯,另一頓做面食,加之我上班的工作餐都在公司附近吃,沒覺得有什么不習慣的,反倒覺得混搭也挺好,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來差異性,尤其是春節,在湖北,滿桌子的美味佳肴,都是大魚大肉吃不完,但河南的習俗是除夕、大年初一早上和正月初五都是吃餃子的,每到這幾個重要的日子,我都覺得缺了點什么,無比懷念兒時的年味,后來接觸了很多的北方人,才知道那叫習俗,吃什么不重要,吃得習慣就好。
? ? ?現在過年,我家基本情況是和婆婆一起包完餃子后,再做幾道菜,家人都可以吃,同時也換換口味,皆大歡喜,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久了之后,有些觀念和習慣漸漸同化了。
? ? ?婚姻絕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事,一定是兩個家庭的事。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習俗差異很大,加之雙方的原生家庭背景不同,價值觀也會不同,如果雙方都能理解認同并適應,日子可以相安無事地幸福過下去,如果過于計較,那一定是矛盾重重,兩相生厭。
? ? ?所有的習俗和價值觀都能一致的完美夫妻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婚后慢慢磨合的。
? ? ?有時候,我們不是沒有主見,而是在任何事情上都太有主見,尤其在婚姻當中,難得糊涂,過于較真,兩個人不能因為太熟悉,什么話都說,有時候要揣著明白裝糊涂,彼此尊重和欣賞。
? ? ? 一年到頭,我們真正精神放松也就是幾個難得的假期,這樣的日子,一家人會在晚餐后坐在客廳喝茶聊天,討論的話題也很廣泛,但有一個原則是,一旦有些事情涉及到對與錯時,我從不發表意見,畢竟公婆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他們看問題的角度與我們不可能完全一致,老公有時候會和公婆據理力爭,以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他認為父母不會計較,而我作為兒媳婦,從來不會這么直接了當指出他們的錯誤觀點,會顯得很不禮貌,也不尊重,但是隨聲附和不是我內心的想法,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笑而過,也是我一貫的做法。
? ? ?我們都是俗人,所以不可能不談習俗,在習俗的差異下慢慢地習慣,既是人的一種本能,也是一種本事。
? ? 兩個人搭火過日子,不是要成天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只要保證大方向是正確的,該聰明時就聰明,該糊涂時就得糊涂,少爭少吵,一生平靜看云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