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個思維模型:賭神思維
一、這門課程主要說的什么?
賭神思維模型其實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管理運氣?
這個問題的邊界是:
第一,你所面對的選擇,背后藏有風險。
第二,風險程度你可以選擇。風險越高,收益也越高;反之,風險越低,收益也越低。第三,你可以決定只玩一把還是繼續玩下去。
賭神思維所講到到典型人群就是:賭場里的人。賭神和賭徒最本質的區別就是:賭徒更注重賭的過程享受,而賭神則把它看作是嚴肅的事業來對待,用嚴格的紀律來約束自己,有自己清晰的止損線。
二、我在這門課程學到了什么?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第一次接觸了賭神思維模型的重要法則:賠率意識、全局策略、嚴守紀律、離桌能力。總之,根本在與時刻提醒要防住自己、對抗本能。
1、賠率意識:其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風險收益比”,賠率越高,收益越大,賠率就是如果你贏了,回報比例有多高。
原來做什么事情,我們更在意的是不是會贏,卻忽略了有時候“輸”的風險卻可能帶來極大的轉變。例如,日常農村的新村建設賠償中,政府會讓老百姓選擇,是要一套平方的房子還是要30萬現金,這就需要做風險評估,看我們能否有冒險意識,選定賠率大的房子,還是選定勝率大的現金。
2、全局策略:提倡的是我們不要在賭局里在意某一局的輸贏,而是要把眼光放在整場賭局上來統籌規劃,把風險和收益把控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全局策略讓我想到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古語,其實有時候我們就是要抬高我們自身的格局,淡化自己的劣勢、充分發揚優勢去平衡好整場戰局的勝利。
3、嚴守紀律:防住沖動,嚴格執行策略內的紀律,不要用主觀情緒去干擾紀律。
就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標制定的方案,做或者不做的步驟就嚴格遵照執行,不能過度依靠自己的意愿去推進。該我們委曲求全去做的必須做,該退讓的必須退讓,始終清楚目標是第一位。這也是一個人高情商的最好考驗。
4、離桌能力:其實體現的就是自控力,防住自己的貪婪,到了該離桌的時候必須起身離開;無論輸還是贏,到點都要起身離開。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正在踐行的自律計劃,對時間的分配上,總是會出現超低的“離桌能力”,經常會在一件事情上花費太多的時間,例如每天早起的洗刷梳整蹉跎時間,早起的學習筆記覺得時間寬裕就過度的占用時間,以至于錯過早餐時間;如果自己能夠有很好的“離桌能力”,就可以很好的均衡每個時間的分配和利用。
三、發生在身邊類似的案例或思考?
人生就是一場博弈,和自己的博弈、和圈子的博弈、和社會的博弈,在我們自己的人生規劃中,每一次選擇,就是一次風險投資,選對了就獲得了收益,選錯了就理應承擔風險。
關于博弈、關于賭注,我想說說我的爸爸:和家境博弈、和命運博弈、和自己博弈
我的爸爸是個特別愛學習的人,從小家里很窮沒錢上學,奶奶吃力的供用,因為爸爸上學,伯伯和姑姑都早早輟學維持家里的生計,爸爸自己也很刻苦學習,理解奶奶他們一家人的用心,在上個世紀60年代,農村貧窮家里的孩子能上學就已經不錯了,他卻堅持上到了中專畢業,之后也沒有停止過學習。
盡管當時的條件很苦,別人也不聽的冷嘲熱諷,覺得學什么學,盯不了吃盯不了穿的,還不如去學個工,干個木匠也好。但他堅定自己的夢想,一定要通過只是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在別的孩子嬉戲打鬧的時候他就躲在屋里學習,練字,各種報紙、報刊都是他學習的媒介。他還利用一些征稿啟示主動參加,當時還真的發表了很多,現在家里還保存各種投稿征用的通知書信!
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為自己的努力和不斷學習期間先是被邀請到我們村的學校當教師,有兩年的時間又去了我們鄰鎮的供銷社上班,待遇也更好了,在工作期間他仍然堅持學習,在自己的崗位上也用心的干著,得到了領導的贊揚,這樣穩定的工作也是很不錯的,還可以照顧家里。
上天總是眷顧努力堅持的人們,有一天晚上,家里來了一個我們鄉政府的工作人員,通知我爸爸去鄉政府上班,說是當時的書記親自提點的,聽說我爸有點兒文化,而且寫作比較好,專門邀請去擔任書記秘書,在當時不僅對我們家,對我們村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兒,爸爸去了鄉政府上班,盡心盡力地工作,總是在工作上給領導意想不到的驚喜,事事做在前面,還參與縣里市里一些重要活動,逐漸的他的名字在我們那里被更多的人知道,也被人們肯定,與此同時,我們的家庭生活也越來越好!
現在已經50多歲的人了,仍然堅持學習堅持練字,不管硬筆還是毛筆書法,不管文章還是思維能力,至今也都讓我望其項背,這絕對不算是什么偉大的案例,但是就在我們身邊,真切的證明了我們要始終“堅持”夢想,和自己的人生博弈,總會遇見那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