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父親節那天就想寫這篇文章,但那天微信全都在為“父愛如山”刷屏,我若反其道而行之,指定是挨罵的節奏,呵呵!
? 上周五是孩子們初中的畢業典禮,學校特別邀請父母雙方一同出席,與孩子一起見證這莊嚴幸福的時刻!下午3點,畢業典禮開始,我坐在家長席上環顧四周,參加典禮的仍然是幾乎親一色的麻麻,席間零星“點綴著”幾個爸爸,十分搶眼!對于這幾個或許是抽空前來的父親,我報以欣賞與敬佩的目光!區區半日,于粑粑們的生意造成不了什么損失,但對于孩子們來說卻意義不凡!這會孩子們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關注與關愛,初中畢業,人生一個小小的里程碑,收獲的不僅是學識,還有更多的人生經歷,這是一種幸福,父親是除了母親之外在孩子們心目中最親近的人,能與他們一起分享這種幸福該有多么美好!很遺憾,粑粑們很隨意地放棄了,他們覺得有麻麻在就行了。
? ?這樣的情景當然不止這一次,這么多年的N次家長會亦是如此,而且普天下的中國恐怕同樣如此,再退回到家庭里,男人們作為父親的角色很多都是可有可無!因為我們的內心早已默認一個定律:男人只負責在外賺錢,做到了這一點,家庭的其他事可忽略不計,更別說教育孩子這種操心又勞累的事!因此在很多家庭里,父親只是一種稱呼,只是與孩子保持著一種血緣關系。十幾年前看過一篇文章,內容至今記憶猶新,一家機構對國內外兒童做問卷調查,其中一項是問答題:你最崇拜的人是誰?國外兒童有超過半數答是自己的父親,而國內兒童不是選奧特曼就是其他動漫里的人物,沒有一個選擇自己的父親!我當時看了非常難受!
?其實在親子教育中,父親占據重要的位置已是不爭的事實,父親參與越多,孩子的成長更全面,在社會上也容易取得成功,因為父親的教育能彌補母親教育的偏頗。父親在以下幾方面的教育優于母親:一,教育孩子更具目的性,二,教育內容更精于母親,三,更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四,更注意自主自立性格的形成及忍耐力動手能力的培養。
? 父親的缺席,使得孩子的性格缺陷難以得到及時彌補,孩子需要父親的指點時,他們卻把孩子推給無助的媽媽。長此以往,孩子的心里會感到爸爸對他/她的忽視和不負責任,有訴求的時候便不會向爸爸咨詢,這樣爸爸的威信會越來越低,而孩子的性格缺陷就越難彌補!
? 愿中國的粑粑們不再做家庭教育的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