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時碰到多年前上大學時樂隊的同學,聊了很多,談到我們當時樂隊一些人和事,我很激動,一下子好多東西堵在心里,沒有地方安放,就發到這個家園里吧!)
未完之歌
? ? ? ? ? ? ? ——題記
四年的時間,不夠我去唱一首歌,當這首歌還未唱完時,我發現時間已漸漸消逝,來不及細心體味美好的韻味,也不曾充分享受它帶給我的快樂。我總是想去尋找那些更美好的旋律,而自己正在歌唱的,卻沒有好好珍惜,當我再次回想起,再也找不到當時的感動,但我還是要努力地唱完這未完的歌!
1.
我是一個出身于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自然,小時候在農村度過,有著頑皮、美好、天真浪漫的童年,值得去回憶和珍藏,也讓我一直懷念。
為了紀念我的童年生活,我寫了《時光》這首歌。
上大學之前的音樂生活是蒼白的,簡直可以說,對音樂一無所知,只是在學習和生活之余,讓我的耳朵里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歌曲,甚至賣掉我大大木箱子里的書,用來裝我的磁帶。
直到現在,我依然保留著那個木箱子,我知道里面的每一首歌都記錄著我的生活,也知道我的高中生活就交給了那些磁帶。
直到今天,每當我放假回家時,會很小心的翻出每一盒磁帶,讓它們帶我回到那段難忘的日子里去。
(十幾年后,辦工桌抽屜里還有一盒老狼《戀戀風塵》、一盒許巍《那一年》的卡帶。)
高考的錄取讓人激動,但我沒有想過去哪里開始我新的生活,也不曾想過我會干些什么。
一切仿佛都是命運的安排!
2.
到學校報到的時候,陪伴我的還是幾盒老磁帶,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的音質也漸漸的差了,但我仍然保留著,舍不得丟棄。聽的最多的是雅尼、Beyond、陳百強、鄧麗君、鄭智化……
那是入校后的中秋節,我沒有什么值得表演的特長,只能作為一名普通觀眾。
清楚的記得,阿輝彈唱的一首沈慶《青春》,當時是他們全班合唱,他伴奏。我震驚了,居然有那么好聽的東西,當時的情景直到現在還依稀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準確的說,是印記。
后來,時常會看見一班有人抱著吉他彈著、唱著,我們班的幫銳也找阿輝學了幾首。
但我還是沒有去學,一直只是專心于我的學習,不想讓其他的事情打擾我,那時的休息時間全部投入到了書籍之中。
當時涉獵的范圍很廣,主要的是詩歌和小說,有時間就泡在圖書館,熄燈了還打手電在被子里看書。
這也許給我以后寫歌詞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吧,要知道,我在高中的語文就從來沒有及格過!
3.
這樣一直到了大一的下學期,公元二OOO年四月二十六日,我抱回了一把普通的紅棉練習琴(就是照片上的那把,現在她還躺在我的家里了,已滿是灰塵)
還有一些吉他書,隨后的日子便是音階、和弦……這樣開始了我的練習,這才知道了什么是校園民謠。
我知道,雖然大學生活沒有期盼的浪漫、沒有風花雪夜的故事,但在那些歌曲中我找到了一些校園生活中所缺少的東西。
于是寫下《給姐姐的信》,就像張楚唱的《姐姐》——“姐姐,我想回家,牽著你的手,我不會害怕。”,還有海子《日記》中的姐姐——“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在一首首歌曲的練習中,我的技巧也在慢慢提高。后來,有幸跟著黑航林老師(比劉傳出的書還要多,不過他編和弦的風格不是很大眾)學習了三個月,加強很多基本功,是他真正讓我接觸了音樂。
之前,我連簡譜都不認識。
畢業后一直沒有聯系,肯定都不記得我了,當時,還說讓我畢業后跟他去星海音樂學院學習呢,多么縹緲。
4.
大二下學期,當老班長要畢業的時候,我們幾個兄弟為他們準備了一首《我的老班長》,都在小包庫里一遍遍的練習,還把這首歌錄了下來(用錄音機錄在磁帶上面的,那時夢想著擁有一臺MD,現在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了,畢業后,我用第一個工資買了一臺CD機,用了十多年)。
有一次,中午在練習的時候,班長剛好經過,我們為他演唱了這首歌。平常的時候我們都是很自然的,那時候不知為什么,有著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大家都感動了,但都沒有讓眼淚流下來。
在他們的畢業晚會上,我們幾個為他們演唱了這首歌,這是我的第一次較為正式的登臺演出,我至今難忘。(其實,現在印象很模糊了!)
人好像總是不能僅僅為了自己而活著,總是背負著他人的關心和愛護,背負著他人的期望和夢想,背負著所謂的責任。所以,不管你是否愿意,你是無法選擇生活的……
我現在常說:路常常不是我們選擇的,但路卻是自己走出來的。
5.
大三上學期,我投入到考研的行列里,整日在靜靜的學習中度過,忘記了其他的一切,包括我可憐的吉他!?…….
這是一段我不愿去回憶的日子,但我還是享受到了什么是痛苦帶給我的另一種快樂,在那段日子里,我學會用另一種心態和眼光去觀察事物,去觀察這個世界,這也許給了我生活的許多啟示吧!
6.
大三下學期,在一種極為復雜的心情下,我組起了樂隊。
放棄了考研后,這也許是我大學生活的最后一個寄托了!
成員有主音吉他全兒、節奏吉他阿輝、鼓手波哥、主唱老左、我改彈貝斯,同時兼任隊長和詞曲創作。
樂隊的名字一直不知道取什么好,我認為我們生活不是五顏六色的,只有黑白紅藍四種,所以在自己的心里就叫它四種顏色了,不過沒有正式通過。(現在才覺得當時不該叫那個名字的,現在真的只剩四個人了,愿老賈安息!)
在那段時間里,我完全沉浸在里面,像是生活在虛幻的世界里,一個我自己的思想空間里,這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們先是在隊部的一間房子里呆了一段時間,為了不影響別人,又搬到了小野(一個隊干部,對不起,忘了他的大名)的工具房里。
從此,在那個不到10平米,小得讓我窒息房間里,聽歌、扒歌、排練……有時為了一個音的準確,可能會把一段歌聽上幾十遍甚至上百遍。
放棄了休息時間、看電影的時間、甚至是上課的時間。
當時的心態非常的平靜,只專心于歌曲的本身,我享受著歌曲,享受著樂隊,享受著帶給我的一切。
在這段時間里,我寫了很多歌(也就十幾首,呵呵),嘗試了各種形式和風格。
最讓我引以自豪的是《媽媽,》這首歌。那是一個中秋節的晚上,隊里沒有晚會,我們自己也沒有活動,只記得當時我很想家,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強烈。
我無法平靜,但試圖使自己平靜下來,我抱了吉他沖到沖涼房里,在那一剎那,我的腦海里想起了一些旋律,還有一些即興的歌詞,我把它們慢慢的發展了下來,最后又豐富了和弦和華彩。
那年我十八,
帶著夢想,我離開了家,
來到這座城市,人很多卻很少講話,
那年我回家,
看見你又添了皺紋,和絲絲白發,
還有那,不停的嘮叨話……
(低吟:那天,我想家,地里的稻子熟了嗎?隔壁的姐姐嫁人了嗎?)
我只知道,叫她媽媽啊,
卻很少想她,
你說,既然你做了就不要害怕,
即使你跌倒還可以再回家,
我知道,你是我最大的牽掛!
最大的牽掛!
? ? ? ? ? ? ? ? ? ? ? —《媽媽,》
7.
大三暑假,我沒有立即回家,背上背包,抱了吉他,獨自一人去佛山參加了“城市民謠大賽”。
到了晚上,我突然有一個去賣唱的想法,在一個天橋下,抱起吉他彈了起來,我并不乞求會有什么人的施舍,只希望有人能夠聽聽我的歌。
然而讓我唯一能夠享受的,是那各種各樣的眼光。當我想離開時,我的身邊來了一個老人,他是為別人設計簽名的,我和他聊了起來,并要他為我簽名,我還記得我在走的時候他對我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回學校以后,我寫了《流浪手跡》,《路邊的老人》。
8.
大四的生活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每個人都在抓緊時間充實自己,考各種充臉面的證,我們依然在音樂中游蕩著。
這段時間里我自學了音樂的基礎理論、和聲學、作曲、作詞、編曲、音樂欣賞等等知識。
我們的鼓越來越破了,很老了,隨著年月的久遠,它也應該退休了吧,我們幾個湊起來錢買了一套爵士鼓。
然后,我們再一次搬了新家,到了一個倉庫的大房子里,在那里,樂隊一首一首歌的排練了下來。
每一次的排練大家都很投入,也許有時會配合不默契,但大家都不會怪對方,都會好好的去練習。而且,每一次的排練,我都把他們錄了下來,包括我們的交談,這些原始的花絮會給我們留下美好的紀念的。
我相信,即使在畢業以后的多年,只要聽到那些最真切的聲音,就會回憶起那美好的日子。
可惜當時沒有攝像和照片,現在想起來好可惜。可惜,只剩下一些些聲音了!!
更可惜的是,畢業后電腦硬盤壞過一次,錄音也丟了!
燃情歲月
? ? —獻給我四年的大學生活
堅實的腳步在青春里成長,
成功的足跡一行一行,
多少歡笑,多少歌唱,
多少次拼搏中不斷堅強。
回想起當初的激情豪放,
回想起曾經的細骨柔腸,
多少激情,多少理想,
多少次燃燒中鑄就輝煌。
激昂的戰鼓已經敲響,
沸騰的熱血在心中激蕩,
歷史的答卷,續寫新篇章,
輝煌的事業,我們去開創。
積蓄知識,積蓄力量,
因為我和我的夢正奔跑在路上,
責任在肩頭,忠誠刻心上,
青春的綻放才是理想的翅膀,
激情的歲月里我們永不忘!
9.
我不清楚我的選擇是否正確,當我做出選擇的一剎那,我就不會猶豫和后悔了,但理想和現實總是會產生矛盾的,大學的生活模式讓我習慣了一切,淡忘了一切,消逝了一切……
“路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可是我說:路上本來有路,可是人走多了以后反而沒有了路,也許是別人的腳步迷亂了你的眼睛,讓你永遠的踏在別人的腳印里。
我不期盼忙忙碌碌,也不希望別人說我能者多勞,我知道,我只能作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事情。
如果二十年、三十年后再聚會的話,我們會是怎么樣呢,也許我連吉他都不會彈了,誰會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呢?
再見了,我的大學!
再見了,我大學的音樂!
再見了,我大學的生活!
? ? ? ? ? ? ? ? ? (四種顏色2003年6月寫于廣州)
(畢業參加工作后,自由的時間當然就少多了,斷斷續續的也會彈彈吉他,寫寫歌。只是這斷斷的時間有些長,平均一年兩三首算不錯了。不知現在是怎么了,網上說民謠又火了,這段時間一直在重復聽《畫》和《理想》,還是不要火的好,我最喜歡的許巍,樸樹,盧庚戌,周杰倫的歌都是沒火時候的。2016)
(畢業后,關于音樂,保持了兩個習慣。第一個是,情之所致,必寫歌詞;第二個是,換一個新環境,就學一種新樂器,05年到南昌培訓時學了布魯斯口琴,07年到長沙讀研時學了電子琴,13年當教導員時學了塤,16年到孝感時學了尤克里里,加上最開始學的吉他后轉了貝斯。媽的,有6種了,還真是一器無成。那么,下一個樂器將是什么呢?2018)
(前幾天去一個琴行應聘了吉他和尤克里里老師,后來想想,暫時還是不要了,想起來感覺怪怪的。女兒一直吵著讓我在她學古箏的地方陪她,老師剛好還教古琴,那我就學古琴吧,女兒說用她過年得的壓歲錢給我報名。2007年上研究生時拜師學了太極拳,那時還許下愿望想在退休后學古琴,哈,比夢想中提前30年學了這個樂器。等我...,一定要...真是最好的催眠藥。2018年3月9日)
文/四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