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網貸暫行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P2P平臺要選擇合適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后,P2P平臺都在積極加入銀行存管,但事實是銀行存管進展速度非常緩慢,很多的平臺也持觀望態度。
據媒體報道,P2P存管終于迎來重磅利好,不僅從不愿向P2P張開懷抱的四大行之一的某國有大行開始試水P2P,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也紛紛加入存管“大軍”之中。
1、P2P存管僵局即將“破冰”
據媒體報道,微眾銀行已在著手開展存管業務的事宜,已有平臺收到合作邀請。“不過他們現在也只是剛放出風聲在尋找優質平臺,關于具體存管的合作方案還未出,所以現在對于合作平臺的選擇有哪些限制,還尚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條件肯定不低。”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這意味著,互聯網銀行或將正式加入P2P存管“大軍”之中。據了解,微眾銀行并非是唯一一家開始著手進軍存管業務的互聯網銀行。據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微眾銀行以外,還有一家同時擁有‘互聯網銀行和民營銀行’雙重身份的銀行也即將要試水存管業務。不過該銀行不是網商銀行。”
與此同時,從不愿向P2P存管張開懷抱的國有銀行也終于有所行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之一的某國有大行最近也開始與一些優質的P2P平臺接觸,尋找試點平臺,商討合作的可能性。
2、P2P曾陷“無銀行可存管”尷尬
大多數P2P平臺對于存管需求主要都是受監管的推動,在P2P行業最為火熱的前幾年里,以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為代表的一些股份制銀行,曾向P2P平臺拋出橄欖枝。但隨著政策的不斷收緊和互金整治風暴的掀起,便暫停了與P2P平臺的一切存管合作。自此,P2P行業便面臨了很長一段時間“無銀行可存管”的尷尬境地。
如今,城商行的異軍突起,成了對接P2P存管業務的主要渠道,也包攬了行業內幾乎全部的P2P存管平臺。但整個行業與銀行簽約并實現系統對接的平臺仍是寥寥可數,吉盟財富CEO表示在這種行業背景下,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以及國有大行的加入,無疑將為整個陷入“僵局”的P2P存管帶來一道曙光。(吉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