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掉了手機相冊里的一些臨時照片,我翻到底部看還存了多少張照片,顯示“199張照片”。我粗略翻看了相冊,每一張照片都舍不得刪掉,但好像有那么多照片就足夠了,也不缺些什么。
其實在幾個星期之前,這么少的照片存量是我無法接受和想象的。
自從某天打開了手機里的icloud設置之后,相冊里的照片總是沒法兒即時查看,右下角總有一個小圈圈在那兒不停地打轉。平時翻看相冊的時候不多,所以即便是遇上了惱人的小圈圈,我也總是隨它去,大不了暫時等一小段時間,再查看照片。
比起這一點,更讓人有點兒無語的是,每當把手機連接到電腦上,不再會像之前那樣顯示所有照片,基本上只能顯示三分之一。好吧,雖然有時候確實需要一些照片,但一時半會兒也不是非要不可,更怕麻煩的我選擇了忍受這一切。
前一段時間,無論是打開音樂播放器或者社交軟件,甚至單純地打開手機,一天總會好幾次跳出內存不足的提醒消息。我自知手機內存不夠,下載的APP都是必須,如此一來,能夠稍微騰出來的空間就只有相冊了。
老古董的我不習慣在電腦上使用icloud,便把希望寄托到了希望通過手機連接電腦來把一些重要的照片保留到合適的地方,給手機留出多一點的空間。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照片上的那個小圈圈充分發揮了討人嫌的功能,因為若單是從前的照片沒法兒好好顯示,那也罷了,問題是剛拍的照片能夠立馬變模糊。
在手機上倒騰設置了千百遍,完全沒法兒達到理想效果,我又試圖在良好的無線環境下加載所有照片。耐下心來慢慢地點開一張張照片,看著能夠清晰顯示出來的照片數量在一張張增加,多少那么丁點兒成就感,可是在照片加載到三分之一的地步,數字沒法兒繼續鋪蓋,往往是好不容易清晰了一張,之前加載好的照片又變模糊了。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我特意在電腦上打開了從沒用過的icloud,首次進行了一系列的設置,原本以為打開了它,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令我沮喪的是,在電腦上加載照片的速度并不比手機快一丟丟。
好幾天的時間里,三番五次試圖關閉了icloud,它總在“臨死”之前跳出來說“此iphone無法下載xx項全分辨率照片和視頻”。正是這樣的文字讓我沒法兒點確定,于是又回頭去看相冊,這一看,更加割舍不了那些視若珍寶的照片了。
我簡直被這件事折磨到虛脫,一方面想要把照片轉存到電腦上而不得,另一方面,手機里存的近800張照片,每一張都是我可以反復翻看的,其中多是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文字照片,或是翻來覆去刪減之后留下來的個人照片,實在不舍得刪去任何一張。可是這個問題總是得解決的,先不說手機內存夠不夠,單是那些沒法兒正常顯示的照片就必須得處理好。
我終于下狠心關閉了icloud,冷靜地打開電腦上的官方網站一張張加載、下載圖片,花了很長時間完工之后,刪掉了icloud里面的所有內容。其實我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再用它,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泄憤,想著既然以前用不上,現在給了我太多不便,想來對我而言,它如同虛設。
再次打開手機,相冊中存留的照片果然寥寥無幾,多少有點兒不適應,即便這情形差不多已經料到,但是以想原來的800多張照片,是從用手機開始就用心累積,它記錄了過往的時光,也記錄著我的成長。
然而當我劃過手機屏幕,卻不太想得起來那遺失的三分之二的照片究竟是哪些了。可能有了這樣的一個意外,或者說是開端,當我再一次翻開剩下的那兩百多張照片,竟然可以從其中再清除一些。就這樣,照片的數量基本上維持了在了500張以內,每當轉移新拍的到電腦上,存照又像是被清空了一次。
或許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離開了誰就活不了,比起那些已經失去了的東西或者人,我們總會更看重自己擁有的東西。這有點兒類似賦予效應——有些東西一旦變成我的,在我心中,它就會更珍貴。反之亦然。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特點,我想把它叫做“自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