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兒123
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睜開眼,第二件事習慣性的打開手機,看看時間,翻翻今天的新聞,刷刷朋友圈,哇!20分鐘過去了,距上班還有20分鐘,拉開被窩,趿拉著拖鞋就開始洗漱,穿衣,快跑至乘車點。早飯是冰冷的,心情是沉重的,腳步是匆忙的,我真不知道工作三年多來,有多少時間我是這樣度過的。
今天早晨的生物鐘又把我叫醒,和往常一樣睜開眼,習慣性的打開手機,看看時間,翻翻今天的新聞,刷刷朋友圈。是的!我越來越不喜歡刷朋友圈,只喜歡看天氣預報分享或者是新聞熱點分享。這讓我想起《瓦爾登湖》里梭羅說人類是恒溫動物,我關心的是如何保持自身的溫度而繼續(xù)生存下去。
就在此時天氣預報下面又多出了幾句話,看了又看,覺得很有必要分享給大家一下,但凡看過西游記的人都聽過這句話:貧僧唐三藏 ,從東土大唐而來 ,去往西天取經(jīng)。唐僧每次都這樣介紹自己,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見了誰,唐僧就喜歡說這句話。思考一下,他是不是就喜歡炫耀自己的偉大夢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唐僧真會這么無聊?我才不信。
有時候路就在腳下,可大家往往忽略的是自己已經(jīng)腳踏實地,目視前方。其實這三句話包含了三個問題1.我是誰?2.我從哪里來?3.我要到哪里去?后面還有精辟的分析解答,清楚自己是誰,這叫定位;從哪里來,這叫不忘本;要到哪里去,這叫信念和方向。這下才明白,原來唐僧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再想想經(jīng)常因為工作頭痛欲裂,與人相處糾結萬分,還有很多,我們到底是怎么了?我不是已經(jīng)很努力了,怎么工作生活還是一團糟。
仿佛人只有在彷徨或者手足無措的情況下才會慢慢清醒過來。我們的身體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站穩(wěn)了,可心靈卻早已經(jīng)從腳底升到了身體不知道的哪個部位在睡大覺。現(xiàn)在終于可以理解為什么很多人每走一步路就很快忘記自己的定位或者方向。
走路多了,忘性就大了,容易忘記了身體是受思想的指引才會大步前行的。于是思想不穩(wěn)固又受到了各種因素的禁錮,故而腳步越來越沉重,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
看看不倒翁,如果它的重心不在腳下,它早都已經(jīng)摔倒在地上。再思索一下為什么很多經(jīng)典都在講求修身,修心。想做到身輕如燕,得趕緊反省一下,問一問自己是不是每天還邁著沉重的步伐在前進的途中?那就從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開始,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日更就是日更,慢慢找到重心,回歸自我吧。
再回頭看看唐僧的取經(jīng)之路,他明明可以借助孫悟空的一個筋斗云就走到十萬八千里的西天取經(jīng),可他偏偏要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走夠十萬八千里到西天取經(jīng)。這段路程里他是收獲最多的人,回歸自我,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
去年,有幸去西安大雁塔一趟,體會三藏法師取經(jīng)之路不僅僅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成的。還有他每天在提醒自己成功的路沒有捷徑,那些登上巔峰的人,從來都是守護初心,堅持不放棄的人。寫文似乎更是如此,欲成為作家,不就應該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的先體驗一遍人間疾苦。既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就認真去做一件事,時間久了自會見分曉。
如今不是保持溫度就可以安穩(wěn)生存的時代,我們還要保持精神上的熱度,熱度的確很難保持,那就想想三藏法師的箴言,再想想自己,每天起床大喊三聲,我叫夢兒123,從美麗的新疆而來,去往簡書作家的路上。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日更第5天,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三個我,生萬物。持續(xù)充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