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
?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yù)聞這個國家的政事。是老師自己自己主動要求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老師參與政事的方式,大概與別人不同吧?”
? 【心得】
? ?今天終于看到了“溫、良、恭、儉、讓”這幾個纏繞我心間許久的字眼,曾經(jīng)一個大哥介紹自己時說:“我們兄弟的名字按‘溫、良、恭、儉、讓’的順序取字,我在兄弟中排第五取‘讓’字,作為小弟,當(dāng)尊長兄為父,所以讓了日出第一的‘元’,于是我的名字是‘讓元’。”那一刻,我佩服的不得了,佩服他有個博學(xué)多才的父親,佩服他心中對大哥的尊敬,可以謙讓大哥一生。
? ?謙讓,是最高貴的品質(zhì),“謙”字隱藏了自己的鋒芒;“讓”字彰顯了自己的風(fēng)度??墒怯袔兹苏嬲龅玫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