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表明霜降時刻到來。
簡單的來說,今天我們迎來了霜降,這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進入這個節氣后,溫度穩步下降,溫差繼續拉大,天氣開始真正轉冷。
老話說得好“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這說明了在秋末冬初的時候,更應該保養與進補。那么如何進補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
1、調脾胃
中醫認為,健脾最好的是山藥,還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芡實,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功效的栗子,都是此時節的進補佳品。另外,薏米、紅棗、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溫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其次,調配一些適宜的茶飲對于調養脾胃、疏肝養陰也十分有益。
2、滋補肺
秋季干燥 ,會出現諸如皮膚緊繃、起皮脫屑、毛發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現象。多喝水、多喝粥,少吃辛辣煎炸等食物,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正是預防秋燥的好方法。
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如果將這些食物浸泡到氣泡水中,一邊享受水果帶來的滋養,一邊喝著氣泡水補水防秋燥,更是再妙不過。
3、養精神
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樂。隨著入秋之后,陽光逐漸減少,人們大腦松果體分泌退黑素增多。而退黑素能夠促進人體的睡眠,所以這時會出現季節性心理精神病。所以到了秋冬季怎么度過這多事的季節呢?多曬太陽有好處。另外與朋友多聊天,通過交流也能夠讓人們保持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