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這里彈琴,約定的時間是三點鐘。下午2點多的時候,我帶著琴和架子,打車到了門口。剛進門,就被門口的景象,感動到啦!
“殘托部”的小伙伴,身體狀況還OK的,能下樓的,全部齊刷刷地坐了一排,有的坐進門的臺階上,有的坐在輪椅上。
原來,我那天去看他們的時候,護工小姐姐跟他們說,我今天會來彈琴給大家聽,他們都非常的開心,也很期待,所以早早地就坐在這里等著……
進門后,就有一個小伙伴說,“老師,我等你很久啦!”從她的言語中,聽到了她的期待。 在這里的小伙伴,智力或身體健康方面或許和我們常人有些許不同,但是,約定好的事情,他們是會一直記著的,這也是我在后來的相處中,慢慢發現的他們身上其中一個單純、可愛地方。
大家看到我拿著琴和架子進門后,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紛紛走過來幫我拿東西。雖然她們并不太認識我,也不知道我是誰,但他們知道,眼前這個人,是來陪大家玩兒的,是來給大家彈琴聽的,所以,他們的臉上,沒有第一次看見我時的茫然和戒備,而是盡情釋放著最真誠的笑容和善意,歡迎我的到來。
其中一個小伙伴,不自覺地哼著一首旋律 ,我問她“你在唱小星星嗎?”她聽到后開心地跳起來,一邊跳一邊拍手,仿佛在表達,我懂她。后來我才知道,她有一些語言表達上的障礙,交流時發音比較含糊,但平時會哼唱非常多的歌曲,很喜歡音樂。可能也正因為她無法清楚地說話,當我聽出她哼唱的是“小星星”時,她是那么地興奮和激動!
在護工小姐姐的陪同下,我們一起來到平時大家活動的小花園,把琴擺好,為大家現場即興彈奏了非常多他們喜歡的歌曲。
第一次給這樣一群小伙們彈琴,很特別的體驗。他們與我們有所不同,但對于音樂的感知和喜愛,我們是一樣的。
在音樂的帶動下,大家都非常的開心,有的跟著旋律忘我地唱著歌;有的在跟著音樂的節奏,有規律地前后擺動著身體;有的在靜靜聆聽;有的在鼓掌打拍子;有的在手舞足蹈……
此刻,音樂跨越身體,語言,智力的障礙,在每個人心里流動著。
來這里,我的想法很簡單,希望可以用音樂,為他們帶去一點溫暖治愈的快樂時光。起初對他們不太了解,心里有一些些擔心,但相處下來,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群很可愛的人。
有些事,看似理所應當,對于有些人來說,卻是一種遙不可及……
在這里生活的小伙伴,有的不能說話,有的不能思考,有的不良于行……他們生來,就和我們不同,命運給予他們太多的考驗,來到人世間,拿到的生命考題,又過于艱難。當我看到他們在音樂的帶動下,盡情地唱著、跳著,打從心里為他們感動開心,也覺得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
有了之前去做義工,給大家彈琴的經驗,這次的互動,避免大家太辛苦,控制在1小時左右。在一片歡樂聲中,結束了第一次和大家的相處。臨走時,好幾個小伙伴問,“老師明天還來嗎?”從大家的問句中,感受到了大家對下次見面的期盼。
我告訴他們,過幾天還會來的。
周五的時候,我按照原計劃,去“養老部”彈了一次琴,這次來聽琴的還是一些身體相對硬朗的爺爺奶奶,在和她們互動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的爺爺奶奶,聽力已經有些模糊啦,我在彈什么,有些爺爺奶奶可能都聽不太清楚;也有一些爺爺奶奶會跟著互動,但整體下來的感覺,還是覺得他們在那坐著,更多的是辛苦,不是享受。我不禁開始思考,這樣的方式,對他們真的好嗎,我的到來,會不會是另一種打擾?
一周轉眼過去 ,這一周,按照計劃,去了一次“殘托部”,去了一次“養老部”。回到家里,感受良多。
很開心有機會可以把音樂的快樂帶給“殘托部”的小伙伴,他們也真的很喜歡,并且享受其中。相比給爺爺奶奶彈琴,他們可能更需要音樂的陪伴。因為老人們,有的聽不到,有的身體不太好,如果坐著聽琴,變成一種負擔,這就違背了我來這里做義工的初衷。
于是,思考再三,還是跟“養老部”的主任說了我的想法,如果那邊有活動,需要我過去,我就去,其它時間就去“殘托部”彈琴,這樣安排,爺爺奶奶即有機會聽到古箏的演奏,平時也不會太辛苦。
在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中,我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去實現我的小夢想,帶著我的古箏,用音樂陪伴更需要的人們。
接下來,我每周去兩次”殘托部“,為大家彈琴,陪大家聽音樂,唱歌。在每周的相處過程中,漸漸地,我記住了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了解了他們的一些故事,看到了他們身上更多可愛的地方,也捕捉了很多溫暖的瞬間……而我自己,也收獲了許多的成長,在我的生命長河里, 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寶貴記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