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梢萬點胭脂紅——宋代詠海棠詩詞賞析(七)

嫩梢萬點胭脂紅

——宋代詠海棠詩詞賞析(七)

? ? ? ? 王傳學(xué)


海棠是著名的觀賞花卉之一,在宋代已被廣泛栽植,是文人墨客吟詠的主要花卉之一。

北宋詞人曹勛的《月上海棠慢詠題》,生動描繪了雨后月下海棠的優(yōu)美形象:

東風(fēng)暖,漸是春半,海棠麗煙徑。似蜀錦晴展,翠紅交映。嫩梢萬點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濛濛雨,黃鸝飛上,數(shù)聲宜聽。

風(fēng)定。朱欄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喜濃芳滿地,暗香難并。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攜酒去,何妨花邊露冷。?

詞一開始,詞人便精心描繪海棠開花時的情景:“東風(fēng)飏暖,漸是春半,海棠麗煙徑。”前兩句著重描寫時節(jié):東風(fēng)吹送著股股暖流,萬物生機勃發(fā),漸漸地春事已經(jīng)至半,到處都是草木叢生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海棠嫣然一笑,開出美麗的花朵。不過此處詞人沒有直寫它開花、而是寫它“麗煙徑”。仲春時節(jié)芳草萋萋,就是小道兩旁也是草木青青了。在這萬綠叢中,盛開著那明麗的海棠花,顯得那么嬌艷,那么明媚,甚至使如煙的小徑也顯得秀麗起來了。所以“麗煙徑”三字有畫工之妙,它展現(xiàn)的是綠色質(zhì)地與紅色花朵相互映襯那樣的畫境。

詞人接下來寫道:“似蜀錦晴展,翠紅交映。”“蜀錦”古代四川絲織物的一種,與越羅齊名。越羅蜀錦天下之奇紋。尤其紅綠絲線相配而織成的錦更美麗非凡。詞人此處的意思是:海棠花與那如煙的草木互相映襯,就如同那絢麗的蜀錦在晴天白日下展開一樣,分外秀美。

緊接著,詞人又寫道:“嫩梢萬點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西溪”,蜀地閩江西源的富屯溪和將溪在順昌縣合流后稱為西溪。“浣花”即“浣花溪”,一名濯錦江,又名百花潭,在今四川成都西郊,為錦江支流。這兩處唐宋之時一直是海棠最盛之地,唐宋詩人多有歌詠蜀中海棠的詩作。因此,詞人曹勛看到自己眼前那在柔嫩的花枝上開出有如“萬點胭脂”的海棠花,仿佛覺得是蜀地西溪和浣花溪地區(qū)的海棠盛開的美景,移到自己的身邊一樣,實在是美不勝收。?

詞人在展現(xiàn)海棠花的美麗圖景的同時,又接著在這如畫一般的境界中加進了動感,你看:“濛濛雨,黃鸝飛上,數(shù)聲宜聽。”海棠花承受著濛濛的細雨,這本來是很美的了,唐代詩人鄭谷在《海棠》一詩中就說過:“濃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未開時。”因為經(jīng)過雨水一洗,去掉塵垢,海棠花色澤更加鮮艷,更顯得清新秀美。而此時又有黃鸝在它上面飛過,并帶來數(shù)聲婉轉(zhuǎn)悅耳的鳴叫,這便使這圖畫一般的境界增添了動感,更加令人神往了。?

詞的下片,著重描寫月夜中海棠的優(yōu)美形象。開頭四句“風(fēng)定。朱欄夜悄。蟾華如水,初照清影”,“蟾華”即月光。夜晚,風(fēng)停了,海棠花所處的朱欄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響。只有那如水的月光灑下來,周圍此時是一片銀白。海棠花那美麗的倩影在月光中格外好看。“云破月來花弄影”,這是北宋詞人張先《天仙子》詞中花與月組成的妙境,此處曹勛雖然沒有直寫“云破月來”,但白天的濛濛細雨過后,晚上天晴月朗,那美麗的海棠花在月光之下即使沒有弄影的動態(tài),單是那柔美的靜態(tài),那在月夜朦朦朧朧的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朦朧之美就有無窮的意趣。?

接下來兩句“喜濃芳滿地,暗香難并”,這是在描繪海棠之香。“濃芳”此處指落花,“難并”即難以比并。海棠花一般不怎么香,它的優(yōu)點是色美,有人覺得這很遺憾,晉代石崇見海棠之后嘆道:“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見《廣群芳譜》卷三十五)。不過有些地方的海棠也帶有濃香。《廣群芳譜》載:“昌州海棠獨香。其木合抱,每樹或二十余葉,號海棠香國。……蜀嘉定州海棠有香,獨異他處。”宋代帶香海棠更多了。詞人此處所見的海棠可能就屬此類品種。詞人在開頭已寫明時節(jié)是“春半”,何況白天又有風(fēng)雨,因此晚間說“濃芳滿地”,即滿地盡是落花是自然的,合乎實際的。詞人說是“濃芳”也可見落花之多。不過詞人見滿地落花并沒有引出傷感之情,反倒說“喜”,何可言喜呢?下一句是最好的說明,因為“暗香難并。”滿地落花,不斷地散發(fā)出縷縷幽香。那清幽的香氣太美了,簡直沒有什么芳香可與之相比。因此,一個“喜”字便寫出了詞人當時的快樂心境。

描寫了海棠的香氣之后,詞人又轉(zhuǎn)而描繪月下海棠的美麗姿態(tài):“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鸞,靜臨芳鏡。”“鸞”傳說是鳳凰之類的鳥。詞人此處使用比喻手法,說那月光下的海棠花靜悄悄的,就像在彩云那絢麗的光線中留而不動,而又身披五彩的鸞鳥,悄悄地來到這明鏡般的月夜中的。?

詞的最后兩句表現(xiàn)的是詞人自己酒邊花下,及時行樂的意趣:“攜酒去,何妨花邊露冷。”面對如此好花,又當如此月色,良辰美景,不可多得,因此詞人不禁逸興大發(fā),要沉醉花間了,至于那清冷的露水沾濕衣服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這首詞在寫景狀物上是可取的。例如開頭部分描寫海棠花開時的形態(tài)用“麗煙徑”三個字,便精妙而又傳神,仿佛是一幅景物畫。翠紅交映,色彩鮮明。再如寫海棠之色所用的“萬點胭脂”四個字實在是窮形盡相,生動逼真地畫出海棠花的本色。另外,在描摹物態(tài)時還注意到了動態(tài)的描繪,使詞的意境更美更活,也是很可取的。

南宋詞人劉辰翁的《謁金門》,用擬人手法寫海棠花有如千嬌百媚的美人:

風(fēng)乍起,約巽吾同賦海棠。嬌點點,困倚春光欲軟。滴盡守宮難可染,濃欺紅燭艷。

寂寂露珠啼臉,翠袖不禁風(fēng)。芳在相逢驚笑靨, 日長初睡轉(zhuǎn)。?

劉辰翁寫過多首詠海棠的詞作。這首《謁金門》是寫得較好的一首。它雖無深遠的寄意。但以擬人化的手法,把海棠花描繪得嬌嬈可愛,也不無佳處。?

春光明媚,春風(fēng)和煦。一叢海棠正迎風(fēng)開放。首二句便寫春日之海棠花。“點點”,言其多而小。著一“嬌”字,不僅寫出花枝之俏麗,而且表達了詞人的愛憐之情。但她們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困乏、柔軟了。“困倚春光”四字,形象地寫出海棠因困乏而嬌軟,因嬌軟而不得不倚春光的情狀。

接下二句寫海棠花之紅艷。她紅得透徹,即使滴盡守宮的血也難以染成,其濃艷超過了紅燭。“守宮”,蟲名,晰蜴的一種。又名壁虎、蝘娫等。因它經(jīng)常守伏在屋壁宮墻,撲食蟲蛾,故稱。此句極言海棠花的紅色乃自然天成,非人工所致。?

如果說上片是寫艷陽下海棠之嬌美、柔弱的話,那么下片則是描繪清晨醒來后的淚臉和笑靨。

過片中的“寂寂”,寫清晨之沉寂、冷落;“露珠啼臉”,狀海棠之露濃。既然如此,她嬌小的身子骨兒怎能禁得起風(fēng)寒呢!最后二句以驚喜的口吻收拍,給人以歡快之感:當詞人在花徑再睹芳容時,她笑靨環(huán)生,一改其啼痕滿面的舊容。對此詞人不覺感到驚訝。原來,先前海棠未醒,直到“日長”才“睡轉(zhuǎn)”。

詞人用擬人手法寫海棠花有如千嬌百媚的美人兒。她始而睡眼惺忪,啼淚潸然,翠袖隨風(fēng)飄舉,身子微微抖動。繼而,紅日升起,天氣漸暖,她嫣然一笑,楚楚動人。?

這首詞主要是描繪海棠花嬌美的姿容,并無寄托。但由于詞人善于抓住海棠的特點,生動地描繪出其多彩多姿的形象,所以自有其審美價值。

南宋詞人李流謙的《于飛樂·為海棠作》,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突出了海棠之美:

薄日烘晴,輕煙籠曉,春風(fēng)繡出林塘。笑溪桃、并塢杏,忒煞尋常。東君處,沒他後、成甚風(fēng)光。

翠深深、誰教入骨,夜來過雨淋浪。這些兒顏色,已惱亂人腸。如何更道,可惜處、只是無香。?

這是專詠海棠花之美的一首詞作。

開頭三句是寫海棠生長的環(huán)境。“薄日烘晴,輕煙籠曉”,寫出春日的清晨,淡淡的薄霧籠罩地表;東方淺淺的天幕上旭日初升,恬淡柔和的光線溶進山川田野。“繡出林塘”一句寫出時間的流變。“繡”字用得很巧。既寫出了晨霧緩緩散開,由空濛漸趨清晰的過程,也描繪出綠樹碧水從薄霧中顯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美景致;仿佛是大自然的妙手在輕紗上繡出的一幅意境淡雅而幽遠的山水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海棠花的豐姿展露開來。

然而,詩人并不正面描寫海棠花的嬌美,卻先將她與桃杏相比。桃花與杏花是人們常常作為春天象征的花卉。“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桃紅又見一年春”等詩句都是把她們作為春天的代表者。然而在詩人看來,與海棠花相比,桃杏都大為遜色。“笑溪桃并塢杏,忒煞尋常”。“笑”是譏笑。“忒煞”為太、過于之意。此句意謂溪邊桃、塢旁杏的花姿與海棠花相比太普通,實在微不足道。這是采用抑桃杏、以揚海棠之法。接著,又做了一個假設(shè):“東君處,沒他後、成甚風(fēng)光。”“東君”為司春之神。“後”為間歇時的語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呵”。此句意思是:如果春天里沒有她(海棠)的話,還有什么春天景色可言?海棠應(yīng)是當仁不讓的春天代表者。唐人吳融的《海棠》詩中有“占春顏色最風(fēng)流”之句,正與此詞意相通。? ??

下片先寫海棠的枝葉之美。“翠深深、誰教入骨,夜來過雨淋浪。”“淋浪”是水珠連續(xù)滴落不止之狀。夜雨洗過的海棠清新光潔、枝翠葉碧,生機勃勃;珠滴不時從枝葉上滾落下來,晶瑩閃亮。如此嬌艷之態(tài),何其令人動心! “誰”在此為“何、何其”之意,“入骨”即入心。這是以葉之嬌艷烘托花之鮮美。

“這些兒顏色”是指海棠花色之多,有紅、黃、粉、白諸色。但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海棠的色彩,只用“這些兒”代指,既節(jié)省了筆墨,也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這些色彩不僅多樣,而且艷麗無比,足以達到“惱亂人腸”的程度。“惱亂”即撩亂,“人腸”即人心。她能使觀賞者被撩撥得心旌神搖,意亂神迷。

但是,有人卻不無遺憾的認為,海棠花雖美,卻缺少香味。對此,詩人則大不以為然,為之辯護道:僅憑海棠的優(yōu)美花姿就足以壓倒群芳,何必再去談其香與不香呢?表現(xiàn)詩人對海棠偏愛之甚。?

這首詞在寫作上很有特點。從始至終未從正面描寫海棠花其姿、其色,都是以側(cè)面烘托、對比、反襯等手法表現(xiàn)其美的。首先,將海棠與桃杏作對比,抑桃杏以揚海棠;其次,通過假設(shè),言無海棠便不成其為春天,表明其占盡春色的顯要地位;再次,以枝葉為襯托,以葉之嬌烘出花之美;繼之,寫觀花人如癡如醉的反應(yīng),表現(xiàn)海棠魅力之強。最后,反駁異論,確立海棠獨占風(fēng)流的地位。司空圖在《詩品》中主張“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此詞的寫作,可謂深通其妙。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