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想學寫作?
《教過去的自己學寫作》這個題目,剛開始思考,更多的是問自己為什么想要學習寫作?
最開始是出于卡片學習的興趣。在開智看過素封寫的卡片創作法之納博科夫,對這種學習方法很感興趣。但是自己做的時候,卻找不到要領。與其自己摸索,不如跟著前人的步伐,走一遍下來。看看是什么樣樣子?
且寫作于我一直是件難事。經常是坐在桌邊,腦子里思緒萬千,但臨下筆時,卻仿佛一團亂麻,一灘漿糊一樣,無從下手。詞語仿佛就在舌尖,卻怎么也說不出來。
待到寫出來后,才發現頭腦中的東西往往比較零散,因此寫得也散。如何把頭腦中零散的網狀的思維變成樹形結構,再線性的表達出來,我能勾勒出來的其實并不多。讀書于我是樂趣。最近剛剛看過《經驗的疆界》這本書,閱讀的時候,往往有“就是這樣”、“我也是這樣感覺的"類似的想法。看完后回頭品味,卻能很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和作者的差距,在于作者把復雜的問題清晰、有體系的呈現出來。而自己以往的思考更像盲人摸象一樣,只窺一斑,不見全貌。
平常工作中、人際交往的時候,有時候說話很快,很急。卻并不見得能把問題說清楚,同時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發現自己容易糾結于細節。如何表達,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說,更好的思考。這些因素讓我想要嘗試跟著“笨方法”做些嘗試。
給過去自己的寫作方法建議
你常常想寫些東西,但一直有難于起筆的感覺,猶如亂麻纏繞筆尖,所以寫作往往讓你退避三舍。
你可以嘗試下面的做法,觀察是否對你有幫助:
- 用卡片收集思路。一卡一事的記錄。
做記錄的時候不要思考,只管下筆,把腦子里的想法都清空。
不要舍不得索引卡,一卡一事的寫。即使只有一行也沒有關系。在想的時候,不要怕錯,不要太多反復的思考。如果一個事情讓你有多個角度的思考,就用多張卡片來表達。 - 收集好。有空找個空白的臺面,把卡片鋪張開,慢慢進行排列組合。
鋪張的時候,按照自己自然的思路,有多個思路的話,一次嘗試一個方向。
如果有新想法出現,找新的卡片做記錄,或者在卡片的空白處做些標記。詞語、比喻這些都可以記下來。
排列組合目的是為了把網狀的,散亂的思路,在線索更多可見的情況下,讓自己進行邏輯思考。卡片鋪陳開,就如同用思考的“針”把這些零散的、可見的“樹葉”編織起來,架構起來,把自己的邏輯更清楚的展現出來。 - 寫作第一稿
對卡片的排列組合有了初步的設想后,按照自己分好的卡片集合,一次寫一個小主題。思路限定在小主題上,同時有卡片上的信息做提示,你會發現筆尖流暢了很多。那種流暢的書寫感受,就是心流。好好享受!
把所有小主題都寫出來后,就有了初稿。
如果遇到了瓶頸,沒有關系。能寫什么樣就寫什么樣,待到后面還有修改機會。或者放著,下次再來,你會發現好像有了不同的感覺。 - 改稿
1、嘗試站在讀者的角度(就是陳素封告訴你,為什么用“你”的口氣來寫第一個練習的原因)。這點目前有難度。練習寫完后,記得公布在知識星球中,尋求反饋。
2、重讀文章,把多余的文字刪除,盡量簡練文字,讓文章讀起來流暢。開始的時候會很不習慣。多練練,堅持一陣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