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簡書播客:最后我們都選擇不動聲色地長大
文/很甜很甜的魚
村上春樹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01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生活上遇到困難無人幫助,感情上遇到阻礙無人訴說,親人逝去無能為力,被朋友誤會無法言說,你的生活變得有些昏暗。
你打開手機,翻看著電話號碼,卻一個號碼也撥不出去,你在朋友圈的對話框里組織了半天的語言,最后卻按下了刪除鍵,最后,你關掉房間的燈,孤獨睡去。
你安慰自己,睡一覺就好了,明天醒來就過去了,你渴望黑夜能將你的落寞一并吞噬,你的心里裝了太多太多的情緒,你渴望有人與你分擔,如果沒有,你會回到自己那座孤島,不想念、不回頭。
年齡之于人類,其實是一條警戒線,它在為人們的生命做著倒計時的工作,越長大,越對年齡有著清晰的感覺,它很神奇,一步一步的改變著我們,悄然無聲,從外由內。
十六歲的時候,我愛泡在QQ里,逛空間,看朋友同學發表的動態,同時,自己也參與其中。
我的空間有時候是天氣預報,有時候是潑婦罵街的現場,還有時候是一道今天是否吃晚飯的選擇題。
總之,它是我生活動態的小喇叭,我愛發動態,我喜歡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我享受這種公共的關心。
同時,那時候的我并不愿意一個人長大。
十八歲的時候,我上大學,我的QQ被用來接收著各類比賽的訊息,整日晃動的圖標是班級群的動態,我打開空間,多了許多我并不認識的人,名字和人對不上的情況時有發生。
這個時候的QQ似乎變成了一個大市場,里面什么樣的人都有,我每天翻看空間,看他人情緒的起起落落,看他人大學生活的有滋有味;我成為了一個旁觀者,好像有點孤獨。
用朱自清的那句話。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不再分享,我開始接受一個人長大的現實。
十九歲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個微信的老用戶,我用心打理自己的朋友圈,希望讓它看起來是干凈、美好的。
我不會時常更新,但是每次更新,配圖要精修,配文要再三考慮,有意義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分享,生活總歸還是自己的,旁人無須事事明了。
這個時候的我,的確在慢慢長大了。
我在為自己打造著一個精美堅硬的外殼,因為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希望自己被看起來是好的,是令人羨慕的,是令人歡喜的。
我長大了,我也失去了從前的自己。
02
我從未刻意的去關注自己的成長,往往更多的是從他人的三言兩語里,恍然間窺見自己的變化。
常年守候在家鄉的老人們,看著身邊的孩子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快步離開,他們為年歲的變換而感到驚訝。
“那時候,你還是個圍在我腳邊要零食吃的小女孩,現在都快嫁人啦。”
小時,我們從不在意別人會怎樣看待自己,仿佛這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個人,你把自己最原始的樣子展現的淋漓盡致,從不偽裝。
女孩長大了,公園里的過山車再也吸引不了她的目光了;馬路對面的氣球好像很漂亮,眼睛看過就好,不浪費錢了;棉花糖真的好甜啊,但是糖分真的好高啊;多放點辣椒,不,還是算了,吃多了會冒痘的;太陽好曬啊,忘記擦防曬霜了;媽媽真的好嘮叨啊,但是我也好愛她啊。
走在路上的時候,看著被媽媽牽著的小女
生,總是會在后面默默的看好久好久,出神的時候,回憶著自己的童年時光。
記憶里的她,在8歲的時候,就會自己動手洗衣服;在9歲,會在家和狗狗一起等爸媽回家,然后等到深夜,獨自入睡。
她會在拿著期末考試的獎狀后,一個人跑的很快很快,只是為了早些回家讓爸媽看到;她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溜冰鞋,別人在父母的牽引下走的很遠很遠,她還是不敢邁出那一步,她也想有爸媽在身邊。
她的童年,沒有洋娃娃,沒有幼兒園的滑滑梯,她似乎做的更多的事情是等待,等待爸媽回家,等待有人陪伴,等待被愛。
原來,那顆堅強的種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發芽了。
她在不動聲色的成長,我替她高興。
03
其實,長大真的是一件挺累的事情。
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悉心照料著自己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在外面學習著如何維護好人際關系,就像地球永遠都在轉動一樣,我們一刻也沒有閑著。
我們在不斷的學習著,稱自己為半個知識分子,懂得了越來越多的道理,知道如何分辨是非對錯,知道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病態,知道了分場合說話;我們漸漸告別從前那個懵懂幼稚,只會用哭泣解決問題的自己。
我們告訴自己,長大是好事情,長大了我們就能過上好的生活。
可笑的是,我們卻在路上徘徊不前,在長大的那條邊界線前猶豫不決,時不時的回顧從前,卻發現,從前的時光正在一步一步的消失在我們眼前,人生就是一道問答題,你要一直一直的寫下去,思考著如何才能圓滿完成那道問答題。
關于長大,沒有人會詢問你的意見,你必須長大。
你不情緒化了,不敢愛敢恨了,你不再做那棵自由的蒲公英,你找到了一個家,決定扎根,然后繼續向上生長。
……
作者:很甜很甜的魚,95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愛寫作 看書 電影 攝影。活著 總要寫點什么 來記錄一下 你 我 我們的生活。
主播:小希,愛電臺、愛寫文、愛紅樓、愛畫畫的女孩紙。荔枝/企鵝電臺:貓貓之聲。
收聽更多簡書播客請關注【簡書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