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別人問我,你們貴陽有什么好吃的?
我赫然,沒什么好吃的.
現在想想真是覺得:我們貴州人,實在太謙虛了!
明明每次回家都每天吃6頓,怎么會沒什么好吃的呢?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辣子雞、酸湯魚。
貴陽還有牛羊肉粉、蹄花粉、糯米飯、腸旺面,爆板筋、豆米火鍋、干鍋牛肉,烤米皮、豆腐圓子、青巖豬蹄、洋芋飯、破酥包,烤小肉串、烙鍋屋,絲娃娃、裹卷、燙菜、烤土豆...
不啰嗦,先推薦幾家,我回家必吃的店。
01.絲戀絲娃娃
絲娃娃是拿攤得極薄極小的面皮,包上各種切成絲兒的蔬菜,澆上清爽的調味汁制作成的小吃。
因為形狀有點像包著娃娃的襁褓而得名。
蔬菜和面皮分開端上桌,自己動手包,非常有趣。
蔬菜一般有:萵筍、紅醋泡蘿卜、蕨菜、海帶、土豆、芹菜、涼面、包菜、紅蘿卜、蓮藕、折耳根。
全都切成絲,再簡單初加工過,該爽的爽,該脆的脆。
可另加脆哨,豬油渣和酒釀醬油等炒過,香香脆脆,是貴州人的心頭好,吃什么都可以放一把進去。
每個絲娃娃店都有秘制的調味汁,我和甜甜都喜歡思戀家的秘制酸湯調味,不會特別酸,剛剛好開胃的程度。
拿蘸碟放辣椒面、黃豆花生,加木姜子油、調味汁、蔥花就行,木姜子油有一股檸檬葉的香氣,特別好聞。
絲娃娃太素,吃不飽,還得點上一碗鹽酸菜脆哨炒飯。
脆哨切得碎碎的,有油脂香氣,酸菜爽口開胃,百搭。
我喜歡勺一大勺炒飯,上面擱幾條蔬菜,再澆一點調味汁,一口包下去,不愛吃米飯的我也能吃完一大盤。
另外還有蠻多貴州特色小吃可以點來嘗嘗,比如包漿豆腐果。
豆腐外皮酥脆,帶著點發酵的臭味,但里面特別水嫩,口感極好。
秘醬土豆也好吃,微微甜,花生碎特別多,很香。
玫瑰冰粉也可以試一試,玫瑰醬下得足,香香的,可惜不是手搓冰粉。
酸湯花甲粉也好吃,里面有大塊的嫩豆花,一入口就化了,米粉彈且滑,酸湯爽口開胃,會忍不住喝光光。
總的來說,作為貴州唯一的絲娃娃連鎖店,絲戀的出品和口味都極好,真希望它家早日開到廣州來!
他家一般都要排隊,可以早點去取號。
另外再推薦兩家絲娃娃店:楊姨媽和小絲憶,兩家口味都不錯,可以挑就近的去。
02.代家牛肉火鍋
在貴陽上了一陣班,每次加班或是來朋友,必須去代家吃一頓牛肉火鍋。
鍋底有黃牛肉、牛筋、牛皮、牛肚等,可自由搭配,每種都好吃。所以我特別喜歡人多一起吃,可以點很多種。
肉提前在秘制的調料燉入味了,特別香,上桌前拿香料爆炒一下,放進鍋子里就開吃。
先把肉挑完,再加湯煮蔬菜,鍋底里的白蘿卜絲,特別入味,一般先搶光,鍋里煮萵筍、土豆、白菜都好吃。
每桌都會送自家泡得爽脆的白蘿卜,特別開胃,配牛肉正好。
白菜都是贈送的,貴州的白菜特別的甜,煮過之后吸收了湯汁,超級下飯的。
夏季的話,還可以點素瓜豆湯。
新鮮的南瓜和四季豆又嫩又甜,放一鍋煮到軟爛放涼,湯底清爽且鮮甜,特別解暑消膩。
紅油卷皮一定要來一份,做開胃菜,米皮是用米漿蒸出來的。
但是跟廣州的腸粉或是牛河不一樣,特別彈韌,加紅油、醬醋、榨菜、蔥花涼拌特別爽口。
價格非常實惠了,人均60,吃得人扶著肚子出門。
03.布食魚水灣參魚火鍋
我們家最常吃的不是酸湯魚,反倒是威清路的參魚火鍋。
參魚火鍋主要是吃參魚,按照一人一斤的分量點就可以,廚師會把魚片好送上來。
參魚學名大約是黑魚?反正皮煮熟之后很爽脆,肉嫩且無腥味。
湯底一般點奶鍋,等下煮過魚骨之后,特別香醇。
魚肉上桌,放進滾湯里煮個五秒就可以吃了。
蘸上她家獨門醬汁,紅辣椒經過微微發酵帶點開胃的酸,藤椒油的香氣和生抽的鮮甜,特別撩撥胃口。
黔菜館的紅油米皮都做得不錯,他家的更是絕,迄今為止吃到最香的,每次去都要點兩份才夠。
辣椒油炸得焦香,里面配了炸蒜末,調味汁也更好,特別精彩。
酸辣蕨根粉也要試一試,貴州特色,出去吃飯必點的清爽開胃菜。
另外威清路也是餐飲一條街,餐館水平都不錯,邊上的留一手烤魚、烤羊排、和烤肉串都值得一試。
04.龍胡子燙菜/人劇燙菜
貴陽遍地都是燙菜店,有點像簡易小火鍋。
進門先選菜,葷素都有,選完店家幫你煮熟一鍋端上來。
湯底是清水燙或鹵水燙,上桌搭米飯吃,幾個人一起吃,熱鬧得跟吃火鍋差不多。
燙菜的精髓是新鮮的食材,和好吃的蘸碟。
重點講一下蘸碟,一般配料是酸甜蘿卜和酸辣蘿卜丁,柴火辣椒、醬油醋、蔥花折耳根。
每樣都放一點絕對不會出錯,黑乎乎的辣椒粉少放點,不然會辣得靈魂出竅。請一定要克服對折耳根的恐懼,真的超級好吃。
推薦龍胡子燙菜,因為是連鎖店了,環境更好一些,食材種類也更多。
豬尾巴糯而不爛,沒有什么膻味。
掌中寶脆脆的,每次去都要點,另外吃燙菜一定要點鹵洋芋和豆腐,都是提前在鹵湯里煮入味的,特別好吃。
他家的黑糯米湯煮的很好,甜糯糯的,特別止辣。
燙菜店一般環境也比較差,但吃起來是會上癮的。
另外還推薦燙菜始祖,人劇燙菜,真是蒼蠅館子環境,但鹵汁蘸碟都極佳,我原先經常中午去他家解決午飯。
05.牛羊肉粉
到了貴陽,沒吃一碗牛/羊肉粉,根本就是白來了嘛。
貴州牛肉粉派別多:金沙粉、遵義粉、花溪粉、水城粉。
給你們一個坐標,貴州日報社公交站旁邊,有兩家店,一邊是我愛吃的牛肉粉,另一邊是我愛的羊肉粉。
金沙羊肉粉真是一絕,羊肉帶皮,燉得軟而不爛,胃口大如我一定要加羊雜。
我的天,羊肚羊腰子都煮得特別好吃,不蘸料吃就極鮮美了。
湯底都很醇香,放了一點點花椒粉,剛好把味提出來,又不會麻。
要求店家不要放辣椒,清湯就好吃炸了,再配一根羊蹄,太奢侈了。
店里一般都有泡蘿卜、泡蓮花白和炸辣椒當小菜吃,搭配著吃更爽口。
早餐吃完這么一碗,一上午都有勁。
06.腸旺面
腸旺面真的要單獨說一說了,怎么能把內臟和面放在一起,而且還這么好吃呢?
大腸燉得耙,豬血嫩而不腥,再不愛吃內臟的人也會愛上。
碗里另加了脆哨,口感豐富。
面條是加了鴨蛋做的,黃澄澄,但不是廣州竹升面那種脆脆的口感,韌勁更足,更能吸收湯味。
我常去的是大營路的貴陽老面館,如果順路一定要去吃。不過貴陽遍地是好吃的腸旺面,建議在住處附近看到稍微舊一點的店就進去,準沒錯。
反正,我想表達的就是,不吃肯定會后悔。
07.安順裹卷
裹卷是遵義特色小吃,看起來跟絲娃娃有點像,但其實不一樣。
裹卷是裹好了賣的,用亮晶晶彈韌韌的米皮,涂一層開胃爽口的醬,再裹上爽口的蔬菜和黃豆。
最好吃的是燒青椒醬,開胃爽口,還有微微的焦香。
其他口味也可以都試試,我每次都是一盒裝幾種口味。
夏天不想吃飯去買一盒,吃完整個人都精神了。
我喜歡吃寶山師大對面那家的,嗯,最好不要在學生下課的時候去,不然要排隊~
08.烙鍋
烙鍋是貴州人對抗漫漫長夜的利器。
一群人圍坐在一起,把蔬菜和肉放到鐵板上燒著吃,特別有氣氛。
選好食材,師傅會幫你先炒一遍,端上來就可以開吃。
越吃食材就越入味,一定要蘸辣椒粉吃,特別過癮。
我吃烙鍋必定要點:土豆、蓮花白、韭菜、苕粉、掌中寶、雞皮、大方豆干、板筋。
因為每樣都想吃,所以一定要聚眾去吃才好。
吃烙鍋一定要在旁邊的小店買一版津威來喝,就是一種乳酸菌飲料。
可以說貴州小孩都是喝津威長大的,我原先以為它是貴州特產,后來才發現是東莞產的。哈哈,不管了,反正是烙鍋好搭檔。
師大后旁邊有一條烙鍋街,只開夜市,住在附近可以去試試,我去了幾家,沒踩過雷。
9.板筋蓋飯/水果冰粉
啊!貴州人真的太喜歡吃板筋了!
板筋是豬里脊和豬大排銜接那一層薄薄的肉,又叫兩層肉,一層軟糯,一層細嫩。
燒烤烙鍋做燙菜店都有它,也拿來熗炒、和剁椒、泡椒炒,去黔菜店吃飯一定要點,絕不會出錯。
陜西路有一家板筋蓋飯,生意特別紅火,我在貴陽的時候每次下班路過,都是看到人山人海。
板筋炒得嫩而入味,配米飯一絕,但我還是更喜歡黔菜館炒的。
他家的水果冰粉倒是做得不錯,料加得特別足,西瓜、芒果、哈密瓜、香蕉、菠蘿、提子亂加一通。
配大量的冰沙,加玫瑰糖紅豆沙,很難找到冰粉的影子,但夏夜吃起來,特別過癮。
另外陜西路到了晚上吃的很多,可以去掃一通,往上邊走是友誼路,有燒烤和酒吧,有家燒烤店叫一根筋,如果吃到這里,肚皮仍又空,那我叫您好漢,好漢去一根筋試試,好吃!
10.二七路快哈烤米皮/小吃
快哈米皮算是貴陽的地標了,開在二七路小吃街,就在火車站旁邊。
按說小吃街沒啥好吃的,但他家確實好吃得不行,還上過央視,關鍵是水平一直很穩定。
米皮放在鐵板上,和大量的香料紅油一起烤得滋滋作響 ,上桌配五香辣椒粉和蔥花。
和紅油卷皮里的米皮不一樣,烤的米皮口感彈且糯的,加熱使得它特別入味,香得不行。
我帶甜甜去吃,他看到紅油就退縮,連哄帶騙吃了一口,然后就自己把一盤吃光了,還連贊當日最佳。
小吃城里還可以吃到特色的雷家豆腐圓子,外脆里嫩,配著酸蘿卜辣椒吃。
不過要是想吃到正宗的雷家豆腐圓子,還是要去路邊攤。
有一家烤掌中寶也好吃,又香又脆,記得要跟老板說辣度。
旁邊是鴻通城,可以去那邊吃正餐,里面有家豆米火鍋,非常好吃,但是忘了店名了,進去就能找到。
沒有推薦酸湯魚和辣子雞哈,因為辣子雞我最愛吃我媽做的,要不然就是去菜市場炒現成的回家吃。酸湯魚么,就沒有不好吃的店好嘛!
盛夏平均溫度二十多度,傍晚可以露天打火鍋,晚上可以蓋棉被,白天不用開空調爽爽的貴陽。遍街都是好吃的,寫完我都想回去了。大家去貴陽有什么問題也可以跟我咨詢呀!
公眾號同名:魚二度,可以小窗發消息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