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清朝道光帝在位時期,林則徐向朝廷主張嚴禁鴉片,得到首肯。于是,林則徐受命在廣東進行銷煙。并將從外國商人手中沒收的鴉片于1839年6月在廣東虎門進行銷毀。這場禁煙運動使中英關系陷入了極度緊張狀態(tài),成為暴發(fā)鴉片戰(zhàn)爭(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林則徐因對外害的強硬態(tài)度被后世稱為“民族英雄”。但隨著鴉片戰(zhàn)爭清朝的慘敗,林則徐隨即做了清朝戰(zhàn)敗的替罪羊。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9月,清廷對林則徐進行革職查辦。期間,朝堂之上對林則徐的各種污蔑和陷害應有盡有,把戰(zhàn)爭的責任一邊倒的推向林則徐,他被降為“四品卿銜”。1841年6月,道光帝下旨,革去林則徐“四品卿銜”, “從重發(fā)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接下來,本文重點來啦!下面,小山同志將給讀者詳情描述。
林則徐流放新疆期間,從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萬里”,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個城,加深了對西北邊防重要性的認識。據(jù)地考察,他發(fā)現(xiàn)沙俄才是國家西部塞防的最大威脅,于是他明確向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屯田耕戰(zhàn)”,有備無患。并且,在他考查新疆廣大地區(qū)的同時,對新疆的地貌、環(huán)境、通行線路等編集成冊。盡管林則徐很想重組西部邊防的軍務,抵御外侵,但此時年老體弱的他,清楚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啦。同時,他在新疆還領導群眾興修水利,推廣“井渠”,發(fā)展當?shù)亟?jīng)濟。后世人們?yōu)榧o念他的業(yè)績,稱為“林公井”。數(shù)十年后,沙俄力挺阿古柏侵占新疆廣大地區(qū),沙俄強占伊犁。數(shù)百萬領土被蠶食鯨吞,歷史證明林則徐的遠見卓識是無比正確的!
在新疆流放五年后,1845年開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則徐。先后調任陜甘總督、陜西巡撫、云貴總督。1850年1月,林則徐在返回福建老家的路上,在長沙作了短暫停留。在眾多慕名求見者中,他唯獨接見了一個叫“左宗棠”的人。林則徐是左宗棠仰慕已久的前輩,左宗棠在湘江行船上見到林徐時激動不已,上船時竟然不慎落水。在這艘小船上,兩人一見如故、推心置腹,進行了徹夜長談。林則徐后來對人稱贊說左宗棠是絕世奇才。林則徐深信,這個現(xiàn)今還是布衣的左宗棠將會是自己未盡事業(yè)的繼承者。于是, 在長談結束前,林則徐將自己在西北地區(qū)的所思所想,連同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繪制的圖冊,慷慨贈送給了左宗棠。他對左宗棠說:“東南海邊的海洋外患,能抵御的或許會有人在。而西部邊疆的塞防重任,舍君莫屬!”這是左宗棠、林則徐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會見。湘江夜話后,